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扈从回銮应制赏析

扈从回銮应制

唐 · 萧华
粤在秦京日,议乎封禅难。
岂知陶唐主,道济苍生安。
惟彼烈祖事,增修实荣观。
声名朝万国,玉帛礼三坛。
纂圣德重光,建元功载刊。
仍开旧驰道,不记昔回銮。
羽卫摇晴日,弓戈生早寒。
犹思检玉处,却望白云端。

拼音版原文

yuèzàiqínjīngfēngchánnán
zhītáotángzhǔdàocāngshēngān

wéilièshìzēngxiūshíróngguān
shēngmíngcháowànguósāntán

zuǎnshèngzhòngguāngjiànyuángōngzǎikān
réngkāijiùchídàohuíluán

wèiyáoqínggōngshēngzǎohán
yóujiǎnchùquèwàngbáiyúnduān

注释

粤:古代指广东地区,此处泛指京都。
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
陶唐主: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尧。
道济:救世之道,使人民安定。
烈祖:英勇的祖先,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先人。
荣观:华丽的宫殿。
玉帛:古代用于祭祀的贵重物品。
三坛:指祭祀时的三个重要场所。
纂圣德:继承并发扬圣人的美德。
建元功:创立新的时代,建立功业。
旧驰道:古老的驰道,指重要的交通路线。
昔回銮:改变回宫的路线。
羽卫:仪仗队,带有羽毛装饰的护卫。
晴日:晴朗的天气。
早寒:清晨的寒气。
检玉处:可能指检查珍贵物品的地方,也可能象征治国之策。
白云端:高远的白云之上,象征理想或精神层面。

翻译

在京都秦地的日子里,讨论着封禅的艰难
怎会想到陶唐国君,他的道路是为了百姓安宁
只有那位英勇的祖先,他的事迹让宫殿更加辉煌
他的名声传遍万国,用玉帛祭祀三大祭坛
他继承圣人的美德,建立伟大的功绩被记载
仍然开通古老的驰道,忘记了回归的路途
仪仗队在晴天中摇曳,兵器在清晨带来寒意
他还怀念检查玉器的地方,遥望白云之巅

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封禅活动,展现了古代皇权的辉煌与强大。"粤在秦京日,议乎封禅难"表明诗人所处时代对古代帝王举行封禅仪式的讨论和向往。"岂知陶唐主,道济苍生安"则揭示了陶朱公与唐太宗李世民这两位历史人物,他们在位时期的繁荣昌盛,并通过封禅这样的礼仪来表达对天地万物的崇敬和统治下的太平景象。

"惟彼烈祖事,增修实荣观"一句,强调了传统文化中尊重先祖、维护宗族荣耀的理念。皇权象征性的建筑如宫殿之类,不仅是权力的标志,也是历史连续性和家族荣誉的见证。

接下来的"声名朝万国,玉帛礼三坛"则描绘了封禅仪式中皇帝对天地神灵的祭祀与颂扬,以及通过这种形式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辉煌。"纂圣德重光,建元功载刊"一句,表达了皇权的崇高和不可挑战,同时也强调了皇帝所代表的文化、道德、政治等多方面的成就。

"仍开旧驰道,不记昔回銮"则显示了历史长河中某些传统习俗被不断地延续和重现,而不受时间流逝的影响。"羽卫摇晴日,弓戈生早寒"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天气变化的迅速,也可能隐喻着政治、社会或个人命运的变幻莫测。

最后两句"犹思检玉处,却望白云端"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怀念和向往,以及心灵深处对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封禅仪式和皇权象征性的描述,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以及个人对于历史和理想的无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