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既别晦庵复成二诗呈之近欲同游善权不果临行录其湖北道中诗一轴(其二)赏析

既别晦庵复成二诗呈之近欲同游善权不果临行录其湖北道中诗一轴(其二)

宋 · 赵蕃
去始丰城剑,还终大仰禅。
纵横几诗句,摹写百山川。
竹使承流日,蓬山促召年。
侬行亦何为,白首使如迁。

注释

始丰城:地名,可能指某个有剑术传承的地方。
剑:武器,象征着旅程的决断和力量。
禅:佛教修行,这里可能指寻求内心平静的禅修之地。
纵横:形容诗中的广阔空间和丰富内容。
诗句:诗歌的表达,这里指诗人的创作。
百山川:众多的山河,象征自然景色和地理风貌。
竹使:可能指竹简或竹制的信物,也暗喻使者。
承流:承载流水,比喻时光的流逝。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理想或远方。
促召:催促,暗示岁月匆匆。
侬:我,古时口语。
何为:为何,询问目的。
白首:白头,指年老。
如迁:如飘零,形容岁月流逝,人生无定。

翻译

离开始丰城,持剑前往禅地。
诗中描绘了无数景象,刻画了千山万水。
竹林使者每日承载流水,蓬莱仙山催促岁月流逝。
我此行究竟为何,只觉白发已如飘零般迁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题为《既别晦庵复成二诗呈之近欲同游善权不果临行录其湖北道中诗一轴(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丰城,持剑远行,最终抵达大仰禅地的旅程。他沿途以诗笔描绘山水,纵情挥毫,记录了壮丽的山川景色。诗人感慨时光匆匆,竹使(可能指使者或竹简)承载着流逝的岁月,而蓬山(仙山)的召唤又让他意识到生命的短暂。最后,诗人自问为何要如此奔波,直至白发苍苍,似乎在感叹人生的无常和旅途的艰辛。整首诗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沉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