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甘露传祖宣老二首(其一)赏析

寄甘露传祖宣老二首(其一)

宋 · 吴则礼
千秋北固旧知名,想见禅房掩昼扃。
坐上休论失匕箸,定中那复骇雷霆。
图书遮榻青灯暗,钟鼓喧江白浪腥。
天外楼台近浮玉,与谁飞锡过南?。

注释

千秋:悠久的历史。
北固:地名,指北固山。
禅房:佛教寺庙中的静修室。
昼扃:白天关门。
失匕箸:比喻失去权势或地位。
定中:佛教术语,指内心平静、专注的状态。
骇雷霆:震惊如雷霆。
图书:书籍。
遮榻:覆盖在床上。
青灯:油灯,颜色青绿。
腥:带有鱼腥味。
浮玉:形容楼阁如玉般洁白,悬浮在空中。
飞锡:佛教徒出行时携带的锡杖,这里象征飞行。

翻译

千秋以来北固山闻名已久,想象中禅房在白天也紧闭门窗。
座上不再谈论失落的餐具,静定中怎能再被惊雷所震撼。
书卷堆积床榻,青灯昏暗,钟鼓声在江面喧闹,白浪泛着腥气。
天边的楼阁仿佛接近于仙境的玉宇,但与谁一起乘锡杖飞越江南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则礼的作品,名为《寄甘露传祖宣老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超脱。

"千秋北固旧知名,想见禅房掩昼扃。"

这里诗人提到的是一个久负盛名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佛教寺庙或者是禅堂。"想见禅房"表达了诗人对此地的向往,而"掩昼扃"则描绘出一种关闭尘世纷扰,寻求内心安宁的意境。

"坐上休论失匕箸,定中那复骇雷霆。"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中的笔和心中的定力,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静坐中超越外界干扰,达到内心平静的状态。"失匕箸"意味着笔墨失去了原有的用途,而"那复骇雷霆"则是说即使是雷鸣霆击这样的巨大声响,也无法打扰到诗人内心的宁静。

"图书遮榻青灯暗,钟鼓喧江白浪腥。"

这两句通过对图书、灯光和钟鼓声音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僧侣生活中的平淡与宁静。"图书遮榻"显示出诗人沉浸于佛法的学习中,而"青灯暗"则营造出一种安静致远的氛围。"钟鼓喧江白浪腥"则是对寺庙生活中钟鼓声响以及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天外楼台近浮玉,與誰飛錫過南?"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天外楼台近浮玉"形象地描绘出一种仙境般的地理位置,而"与谁飞锡过南"则是对诗人内心所向往的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一种提问,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佛教禅修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宁静与超脱尘世的愿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