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明仲都曹见别三首(其三)
宋 · 苏颂
幽居邻有万窠松,坐见京江四面峰。
形若橛株随倚徙,愁如顽矿渐销镕。
尚纡轩冕心颜厚,但觉林泉兴味浓。
茗饮药苗留待客,时时宾友自过从。
形若橛株随倚徙,愁如顽矿渐销镕。
尚纡轩冕心颜厚,但觉林泉兴味浓。
茗饮药苗留待客,时时宾友自过从。
注释
幽居:隐居。万窠松:众多松树。
京江:长江。
四面峰:四周的山峰。
形若橛株:形状像木桩。
倚徙:随风摇摆。
顽矿:顽固的石头。
销镕:消融。
纡轩冕:虽然身着官服。
心颜厚:内心宽厚。
林泉兴味:亲近自然的乐趣。
茗饮:烹茶。
药苗:草药。
宾友:朋友。
自过从:主动来访。
翻译
我独自居住在松林环绕的地方,可以坐观长江四周的山峰。山形如同木桩,随风摇曳,我的忧愁像顽石一样慢慢消融。
尽管身着官服,内心却宽厚,只觉得亲近自然的乐趣浓厚。
我烹茶待客,用草药招待,时常有朋友来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所作的《和刘明仲都曹见别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幽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邻近万棵松树,四周山峰环绕,景色宜人。"形若橛株随倚徙"形象地写出松树的形态,仿佛静止的木桩,随风轻摇,诗人的心境也如同这松树一般,随环境而变化,逐渐从愁绪中解脱出来。
"愁如顽矿渐销镕"运用比喻,将愁绪比作顽固的矿石,在自然的熏陶下慢慢消融,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自我调适的能力。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淡然态度,即使身着官服,内心依然保持淳朴和对自然的热爱,觉得在山林泉石间的生活趣味浓厚。
最后两句写诗人热情好客,以茶茗和药草待客,期待宾朋好友时常来访,共享林泉之乐。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诗人的心态变化,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