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司尚书清明
宋 · 宋祁
阳岑晚树飘花外,冷落晨杯捣杏馀。
喉舌官崇无晤赏,一轩筠粉伴刊书。
喉舌官崇无晤赏,一轩筠粉伴刊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阳岑:阳光照在山岭上。晚树:傍晚的树木。
飘花外:花瓣随风飘散。
冷落:寂静、冷清。
晨杯:早晨的杯子。
捣杏馀:捣制杏仁后剩下的残渣。
喉舌官:比喻职位显要的人,这里指官员。
崇:尊贵、高。
无晤赏:没有机会相见或得到赞赏。
一轩:一间小屋。
筠粉:竹制的书籍封面,代指书籍。
伴刊书:陪伴读书。
翻译
夕阳下,山间的树木飘散着花瓣,清晨的杯中还残留着捣制杏仁的香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生活画面。开篇“阳岑晚树飘花外,冷落晨杯捣杏馀”两句,通过对春日午后阳光照耀下的树木与飘落花瓣,以及早起时饮用的冷茶和捣碎的杏子残渣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清明时节中淡雅的生活情趣。这里“晚树”暗示了时间的推移,而“冷落晨杯”则传递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
接着,“喉舌官崇无晤赏,一轩筠粉伴刊书”两句,诗人转而描写自己的工作状态。这里“喉舌官崇”可能指的是诗人的职务或身份,而“无晤赏”表达了对工作的淡然和不求甚解。“一轩筠粉”形容书案之上铺满了纸张,伴随着墨香,表现出诗人在书房中专注阅读、写作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清明时节里既有闲适自得的一面,也有专注于学问工作的一面。这样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反映出诗人追求宁静、崇尚文墨的个性,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喧嚣,享受简单生活乐趣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