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送友人归湘中
唐 · 杜荀鹤
家枕三湘岸,门前即钓矶。
渔竿壮岁别,鹤发乱时归。
岳暖无猿叫,江春有燕飞。
平生书剑在,莫便学忘机。
渔竿壮岁别,鹤发乱时归。
岳暖无猿叫,江春有燕飞。
平生书剑在,莫便学忘机。
注释
家:住所。枕:靠近。
湘岸:湖南的江岸。
钓矶:钓鱼的好地方,水边突出的岩石。
壮岁:青壮年时期。
鹤发:白发,指老年。
乱时:战乱或动荡时期。
岳暖:山中气候温暖。
无猿叫:猿猴不啼叫,形容环境宁静。
江春:江边的春天。
有燕飞:有燕子飞翔。
书剑:泛指文人携带的书籍和武器(剑)。
忘机:忘却世俗机心,指超脱尘世。
翻译
家安在湖南的岸边,门前就是垂钓的好地方。年轻时拿着渔竿离开,年老时满头白发才归来。
山岳温暖没有了猿猴的哀鸣,江边春天有燕子飞翔。
一生都带着书剑,不要轻易学习忘却世事的心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名为《乱后送友人归湘中》。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都很丰富,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鉴赏。
首先,从自然景物入手,诗人通过“家枕三湘岸,门前即钓矶”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生活图景。这里的“三湘”指的是湖南地区的湘江、湘水和洣水,这里被用作诗人的家乡。诗人将自己的枕头倚靠在三湘之岸,门前便是钓鱼的地方。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生活的宁静,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亲近的生活态度。
其次,“渔竿壮岁别,鹤发乱时归”两句则转向了人事变迁。这里“渔竿”指的是钓鱼用的竿子,而“壮岁别”则意味着年轻力壮的时代告别。而“鹤发乱时归”中的“鹤发”是形容头发斑白,象征着年龄渐长。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再看“岳暖无猿叫,江春有燕飞”两句,这里通过山岳温暖而没有猿猴的叫声,江上春天时燕子飞舞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状态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平静生活的渴望。
最后,“平生书剑在,莫便学忘机”则是诗人对于友人的勉励和自我期许。这里“书剑”象征着文治与武力,而“莫便学忘机”则是在劝诫不要轻易忘记那些为人处世的智慧和策略。这既是对友人离别时的一种祝愿,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朋友离别后的感慨和自我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