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陆师慎斋七十
明 · 唐顺之
廿年不向市城行,闲看桑麻自长成。
道貌肥来知战胜,儒冠挂后觉身轻。
北窗意味人千古,西序声名子一经。
髫龀门生今白首,称觞还听后堂笙。
道貌肥来知战胜,儒冠挂后觉身轻。
北窗意味人千古,西序声名子一经。
髫龀门生今白首,称觞还听后堂笙。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为陆师慎斋七十大寿所作。通过“廿年不向市城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接着,“闲看桑麻自长成”描绘出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道貌肥来知战胜,儒冠挂后觉身轻”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个人的成长和经历比作“道貌”的变化,以及“儒冠”的轻盈,暗示了诗人历经岁月洗礼后的从容与豁达。
“北窗意味人千古,西序声名子一经”则表达了对陆师慎斋高尚品德和卓越学术成就的赞美,北窗下的静思与西序中的名声,都是对陆师慎斋一生贡献的肯定。
最后,“髫龀门生今白首,称觞还听后堂笙”以时间的流转,描绘了陆师慎斋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场景,直到自己也已白发苍苍。这不仅体现了教育的传承,也表达了对陆师慎斋晚年生活幸福、被学生尊敬的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陆师慎斋个人生活、学术成就及晚年幸福的描绘,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对传统儒家精神的推崇和对教育事业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