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总镇二公饮黄鹤楼三首(其一)
明 · 顾璘
虎帐同分圣主忧,时平聊共赋高秋。
江经神禹多平土,山去仙人有故楼。
风起鱼龙还自骇,醉来弦管欲生愁。
亭前石镜知何在,明月依然照白头。
江经神禹多平土,山去仙人有故楼。
风起鱼龙还自骇,醉来弦管欲生愁。
亭前石镜知何在,明月依然照白头。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秋日同总镇二公饮黄鹤楼三首(其一)》描绘了诗人与同僚在秋季登临黄鹤楼,共饮之际,心系国家安危的场景。首句“虎帐同分圣主忧”展现了他们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犹如在军帐中共同分担忧虑。接着,“时平聊共赋高秋”表达了在和平时期,他们得以暂时放下战事,一同欣赏秋天的美景。
“江经神禹多平土,山去仙人有故楼”两句,借江水经过大禹治水之地,暗示历史的沉淀和国家的稳固;而远方的仙人故楼则增添了神秘与超然的氛围。诗人通过自然景观寄寓理想与历史的厚重。
“风起鱼龙还自骇,醉来弦管欲生愁”进一步渲染了气氛,即使在欢宴中,微风吹过水面,鱼龙受惊,弦管声中也似乎蕴含着淡淡的哀愁。这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并非单纯的欢乐。
最后,“亭前石镜知何在,明月依然照白头”以景结情,亭前的石镜虽已无处寻觅,但明亮的月光依旧照耀着他们的白发,寓意时光流逝,人事如梦,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深深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国家的忠诚,又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