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秦闺怨(其一)赏析

秦闺怨(其一)

唐 · 殷济
幽闺情自苦,何事更逢春?萱草侵阶绿,垂杨闇户新。
镜中丝发乱,窗外鸟声频。
对此芳菲景,长宵转忆君。

注释

幽闺:深闺,指女子的内室。
自苦:内心痛苦,这里指相思之苦。
何事:为什么。
逢春:遇到春天。
萱草:一种象征母爱的植物,也常用于表达思亲之情。
侵阶绿:蔓延到台阶上,形容生长茂盛。
闇户:暗淡的窗户,形容室内光线昏暗。
丝发:指女子的头发,象征青春和美丽。
乱:杂乱,形容心情烦乱。
频:频繁,形容鸟声不断。
对此:对着这样的景色。
芳菲:形容花木繁盛,香气浓郁。
长宵:漫漫长夜。
转忆君:转而更加想念你。

翻译

深闺中的女子内心饱受相思之苦,为何还要遭遇春天的到来?
阶前的萱草蔓延出一片翠绿,紧闭的门窗后也显出新意。
镜中的秀发凌乱无序,窗外鸟儿的鸣叫声不时传来。
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漫长的夜晚让我更加思念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闭与孤独的氛围,诗人在春天到来之际,感到内心的忧伤和苦楚。"幽闺情自苦,何事更逢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光易逝、时光难留的无奈与哀愁。

"萱草侵阶绿,垂杨闇户新。"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野草渐长至庭院之中,柳丝随风飘拂于门窗,展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被世隔绝、心境孤寂的情怀。

"镜中丝发乱,窗外鸟声频。"则描写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细节:镜中映出的白发杂乱,反映出年华的流逝与自我形象的沧桑;窗外鸟鸣声不断,则是自然界生命力旺盛的对比。

"对此芳菲景,长宵转忆君。"诗人在这春日美景之中,却无法摆脱对过往情深的回忆和思念,这种对逝去时光与远人的追念显得格外沉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和深切的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