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华阳彭玄明所画秋山图赏析

题华阳彭玄明所画秋山图

明 · 刘崧
我不识华阳彭炼师,见画云山想句曲。
数峰暝色入遥浦,六月泉声动虚谷。
紫霞观楼当落日,似有幡幢出林木。
海边鳌首戴云红,天际峨眉拂秋绿。
昔闻天台雁荡相钩连,云气来往驾飞仙。
断桥溪涧路如棘,嗟尔策蹇归何年。
秋风湖曲波如烟,我思东泛吴江船。
买鱼沽酒绿荷渚,吹笛夜下松门前。
便寻炼师觅玄鹤,却访华阳窥洞天。

拼音版原文

shíhuáyángpéngliànshījiànhuàyúnshānxiǎng

shùfēngmíngyáoliùyuèquánshēngdòng

xiálóuguāndāngluòyǒufānzhuàngchūlín

hǎibiānáoshǒudàiyúnhóngtiānéméiqiū绿

wéntiāntáiyàndàngxiānggōuliányúnláiwǎngjiàfēixiān

duànqiáojiànjiēěrjiǎnguīnián

qiūfēngyāndōngfànjiāngchuán

mǎijiǔ绿zhǔchuīxiàsōngménqián

便biànxúnliànshīxuánquè访fǎnghuáyángkuīdòngtiā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华阳彭玄明所画秋山图》描绘了一幅令人神往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描绘画中的云山,展现了彭玄明高超的绘画技艺,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句曲仙境之中。"数峰暝色入遥浦"形象地刻画了傍晚时分山峰的朦胧之美,"六月泉声动虚谷"则以动态的泉声增添了山谷的空灵之感。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紫霞观楼,夕阳西下,楼阁与林木相映,增添了神秘色彩。画面中,海浪翻涌,山顶的峨眉山在秋天的绿色中若隐若现,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提及天台和雁荡山的传说,暗示画中蕴含着仙人出没的奇幻气息。

诗人感叹"断桥溪涧路如棘",表达了对彭玄明画中崎岖山路的想象,同时也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秋风吹过湖面,波光粼粼,诗人想象自己乘船东行吴江,买鱼沽酒,月下松前吹笛,生活宁静而惬意。

最后,诗人表达了寻找彭玄明和探寻洞天的愿望,显示出对道家隐逸生活的深深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画作,也寓含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寄托。

词语解释

不识的意思:(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策蹇的意思:见“ 策蹇驴 ”。...

吹笛的意思:晋 向秀 《思旧赋》序:“余与 嵇康 、 吕安 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羈之才,然 嵇 志远而疎, 吕 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 虞渊 ,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后因以“吹笛”为伤逝怀旧之典。 北周 庾信 《寄徐陵》诗:“莫待 山阳 路,空闻吹笛悲。”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之二二:“病树枝颠天一握,为君吹笛上高楼。”...

洞天的意思:◎ 洞天 dòngtiān[fancinating place] 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意思是洞中别有天地,现在借指引人入胜的境地别有洞天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断桥的意思:(1).毁坏的桥梁。 唐 杜甫 《过故斛斯校书庄》诗之二:“断桥无復板,卧柳自生枝。” 宋 苏轼 《正月二十四日与儿子过同游罗浮道院及栖禅精舍过作诗和其韵寄迈迨》:“断桥寻胜践,脱屨欣小揭。” 元 曹文晦 《九月一日清溪道中》诗:“断桥归郭路,细雨过溪人。” 清 王韬 《淞隐漫录·乩仙逸事》:“或遇枯木寒花,断桥流水,輒低徊不忍去。”(2).桥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白堤 上。自 唐 以来已有此名。或言本名 宝祐桥 ,又名 段家桥 ,今罕有称者。 唐 张祜 《杭州孤山寺》诗:“ 断桥 荒蘚澁...

峨眉的意思:也写作峨嵋、峩眉。山名。在 四川 峨眉县 西南,因山势逶迤,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佛教称为 光明山 ,道教称为“虚灵洞天”、“灵陵太妙天”。其脉自 岷山 绵延而来,突起为 大峨 、 中峨 、 小峨 三峰。顶部为玄武岩覆盖,有 峨眉 宝光、 舍身崖 、 洗象池 、 龙门洞 等胜匚与 浙江 普陀山 、 安徽 九华山 、 山西 五台山 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又 山东 、 河南 、 安徽 、 福建 、 广西 等省亦有形如蛾眉,以“峨眉”为名的山。...

幡幢的意思:(1).即幢幡。 唐 黄滔 《辞府相》诗:“今朝拜别幡幢下,双泪如珠滴不休。”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七:“ 庐山 远法师 命尽之日,山中峰涧寺落,皆见千眼仙人成队执幡幢香花赴 东林寺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外国·活佛》:“以珠琲为幡幢,金寳为法供,内府瑰异为之一空。”(2).特指刹上之幡。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鐘鼓楼旁,矗两宝刹,高数丈,剪綵为幡幢。”...

飞仙的意思:亦作“ 飞僊 ”。会飞的仙人。《海内十洲记·方丈洲》:“﹝ 蓬莱山 ﹞周廻五千里外别有圆海绕山,圆海水正黑,而谓之冥海也,无风而洪波百丈,不可得往来……惟飞仙有能到其处耳。” 宋 苏轼 《次韵子由晋卿所和》之一:“会看飞僊虎头篋,却来颠倒拾遗裘。”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三》:“ 王元美 云:如飞仙游天,不染尘俗。”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迦陵配》:“此儿好骨气,读书可成名宿,入道可作飞仙。”见“ 飞仙 ”。...

钩连的意思:亦作“钩连”。1.勾通连接。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鉤连。” 宋 李弥逊 《次韵林仲和筠庄》:“迭迭重重两岸山,鉤连秀色上琅玕。”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时有窍穴鉤连,空悬无上处。” 鲁迅 《集外集拾遗·<文艺研究>例言》:“《文艺研究》又甚愿文与艺相钩连。”(2).钩挂牵连。《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枝党鉤连,刑戮必多。” 明 宋濂 《吕府君墓志铭》:“狱辞有鉤连有不可决,君片言之閒,如庖丁刺牛,皆迎刃而解。” 傅尃 《感怀》诗之二:...

沽酒的意思:(1).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墙根菊花好沽酒,钱帛纵空衣可準。”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余﹞夜至 江阴 江 口,春寒彻骨,沽酒御寒,囊为之罄。” 续范亭 《一九四二年春养疴延安交际处茅屋闻晋西北敌人残酷扫荡有感》诗:“城南有茅屋,结构在西坡。沽酒临北市,汲水下东河。”(2).卖酒。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古者不粥飪,不市食。及其后,则有屠沽,沽酒市脯鱼盐而已。” 唐 白居易 《杭州春望》诗:“红袖织...

海边的意思:(1).海的边沿一带。 唐 李郢 《送人之岭南》诗:“ 谢 氏海边逢素女, 越王 潭上见青牛。”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凫》:“﹝鳧﹞常在海边沙上食砂石,皆消烂,惟食海蛤不消,随其粪出,用为药倍胜者也。”(2).指海疆。《三国志·魏志·胡质传》:“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

句曲的意思:(1).弯曲。《史记·天官书》:“其西有句曲九星。”《晋书·天文志中》:“鉤云句曲。” 周作人 鲁迅 《<蜕龛印存>序》:“今 秦 璽希有,而 汉 印时见一二,审其文字,大都方正句曲。”(2).山名。在今 江苏省 句容县 东南。相传 汉 茅盈 与其弟 固 、 衷 修道于此,故又称 茅山 。上有 蓬壶 、 玉柱 、 华阳 三洞,道家以为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参阅《梁书·陶弘景传》、《云笈七籤》卷二七。 唐 韦夏卿 《送顾况归茅山》诗:“羡君寻 句曲 ,白鵠是三神。” 清 赵翼 《茅山纪游》诗之一:...

来往的意思:◎ 来往 lái-wǎng(1) [come and go]∶来和去街上来往的人很多(2) [thoroughfare]∶通行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3) [contact;dealing;intercourse;mingle; transaction]∶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4) [about;around]∶左右;上下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炼师的意思:旧时以某些道士懂得“养生”、“炼丹”之法,尊称为“炼师”。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入道》:“你是 李管家 ,为着甚事,同这位炼师到此?”鍊師:原指德高思精的道士,后作一般道士的敬称。 唐 颜真卿 《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与 天台 司马 鍊师 子微 为方外交。”《花月痕》第四八回:“ 采秋 便问道:‘鍊师何来?’道姑笑道:‘贫道云游之人,脚跟无定,是从来处来。’”...

林木的意思:◎ 林木 línmù(1) [forest tree]∶生长在树林中的树(2) [forest;grove;woods]∶树林林木葱郁...

六月的意思:《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落日的意思:◎ 落日 luòrì[setting sun] 夕阳...

暝色的意思:暮色;夜色。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唐 杜甫 《光禄坂行》:“树枝有鸟乱鸣时,暝色无人独归客。” 茅盾 《子夜》一:“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 浦东 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暝色中。”...

秋风的意思:◎ 秋风 qiūfēng[autumn wind] 秋天的风...

松门的意思:(1).谓以松为门;前植松树的屋门。 唐 王勃 《游梵宇三觉寺》诗:“萝幌栖禪影,松门听梵音。” 宋 陆游 《书怀绝句》之一:“老僧晓出松门去,手挈军持取涧泉。” 清 黄鷟来 《秋日雨晴》诗:“松门落叶深,竹径寒香静。”(2).指 松门山 。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攀崖照石镜,牵叶入 松门 。”《清一统志·江西南昌府一》:“ 松门山 在 新建县 北二百十五里。《寰宇记》:‘其山多松,北临 大江 及 彭蠡湖 。山有石镜,光明照人。’”(3).指 松门峡 。 唐 杜甫 《返照》诗:...

天台的意思:(1).谓尚书台、省。《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天臺县远,众所絶意。”《北齐书·文宣帝纪》:“仍摄天臺,总参戎律。”《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辱东朝乎?” 胡三省 注:“天臺,谓尚书省。”参见“ 三臺 ”。(2).对太守、县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太守道:‘他怎么敢赖你?’ 程元 道:‘……万乞天臺老爷做主。’” 明 郑仲夔 《耳新·经国》:“今幸遇天臺,夫冤庶伸有日。”山名。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台 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明 ...

天际的意思:[释义](名)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构成]偏正式:天(际 [同音]天纪...

我思的意思:◎ 我思 wǒsī(1) [cogito](2) 认为一个人的存在是由一个思想人这个事实来予以说明的哲学原理(3) 自身或自我的理智活动...

吴江的意思:(1). 吴淞江 的别称。《国语·越语上》“三江环之” 三国 吴 韦昭 注:“三江: 吴江 、 钱唐江 、 浦阳江 。” 宋 毛滂 《过吴淞江》诗:“参军身外祇图书,独与 吴江 分不疎。” 清 黄燮清 《吴江妪》诗:“征帆自北来,晚泊 吴江 湄。”(2).县名。属 江苏省 。 柳亚子 《迭韵寄呈毛主席》:“倘遣名园长属我,躬耕原不恋 吴江 。”...

溪涧的意思:◎ 溪涧 xījiàn[mountain stream] 两山之间的河沟...

霞观的意思:高耸的楼阙。 唐 吕温 《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宿雾开霞观,晨光泛露盘。”...

玄鹤的意思:黑鹤。《韩非子·十过》:“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於郎门之垝。”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鹤千岁则变苍,又二千岁变黑,所谓玄鹤也。”《西游记》第四一回:“迴鑾古道幽还静,风月也听玄鹤弄。”...

云山的意思:(1).云和山。 南朝 梁 吴均 《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曖,花雾共依霏。”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云起 太华山 ,云山共明灭。” 宋 苏舜钦 《无锡惠山寺》诗:“云山相照翠会合,殿阁对起凉参差。”(2).高耸入云之山。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诗:“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既而 秋圃 揭换壁纸,又得数诗……又一首曰:‘咫尺楼窗夜见灯,云山似阻几千层。’”(...

云气的意思:◎ 云气 yúnqì[cloudy obscured haze] 稀薄游动的云...

紫霞的意思:紫色云霞。道家谓神仙乘紫霞而行。《文选·陆机<前缓声歌>》:“献酬既已周,轻举乘紫霞。” 刘良 注:“众仙会毕,乘霞而去。”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十:“至人洞玄象,高举凌紫霞。” 明 张凤翼 《灌园记·君后自责》:“谁知道絜带咱,享荣华,似拔宅飞昇凌紫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