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阳华岩赏析

题阳华岩

宋 · 何麒
名山固多岩,兹岩擅天下。
屋大享千人,谷深量万马。
谽谺通一水,旁午飞桥跨。
石砾巧彫锼,松篁森绘画。
古人栖遁处,文字犹凭藉。
语妙元次山,名高陶别驾。
瞿君三体篆,殆可斯翁亚。
却后累百年,吾人来叹吒。
伊予丘壑姿,嗜好若天假。
终焉卜真隐,学道冀陶冶。
丹成生羽翼,召节青童把。
挥手挹霞芒,竦身朝帝者。

拼音版原文

míngshānduōyányánshàntiānxià

xiǎngqiānrénshēnliángwàn

hānxiātōngshuǐpángfēiqiáokuà

shíqiǎodiāosōusōnghuángsēnhuìhuà

réndùnchùwényóupíngjiè

miàoyuánshānmínggāotáobiéjià

jūnsānzhuàndàiwēng

quèhòulèibǎiniánrénláitànzhà

qiū姿shìhǎoruòtiānjiǎ

zhōngyānzhēnyǐnxuédàotáo

dānchéngshēngzhàojiéqīngtóng

huīshǒuxiámángsǒngshēncháozhě

注释

名山:著名的山脉。
岩:岩石。
兹岩:这座岩壁。
擅:独占,擅长。
屋大:房屋宏大。
享:容纳。
谷深:山谷幽深。
量:容纳。
谽谺:深深的峡谷。
通:连通。
旁午:交错。
飞桥:飞跨的桥。
石砾:石块和砾石。
彫锼:雕刻。
松篁:松竹。
森绘画:如画般茂盛。
古人:古代的人。
栖遁:隐居。
文字:文字。
凭藉:依赖。
语妙:语言精妙。
元次山:元结(唐代诗人)。
名高:声名高洁。
陶别驾:陶渊明(东晋诗人)。
瞿君:某位名叫瞿的先生。
三体篆:精湛的篆刻技艺。
殆:几乎。
斯翁亚:古代大师。
累百年:百年之后。
叹吒:赞叹。
伊予:我。
丘壑姿:山林的气质。
嗜好:爱好。
天假:上天赋予。
卜真隐:选择真正的隐居地。
学道:学习道法。
丹成:修炼成功。
羽翼:翅膀。
召节:召唤的符节。
青童:年轻的使者。
挹:汲取。
霞芒:霞光。
竦身:挺身。
朝帝者:朝拜天子。

翻译

名山本来就多岩石,这座岩壁独步天下。
房屋宏大能容纳千人,山谷幽深能容纳万匹马。
深深的峡谷中只有一条水流,桥梁交错飞架其上。
石块和砾石巧妙雕琢,松竹丛生如画一般。
这是古人隐居的地方,他们的文字至今仍被仰赖。
语言精妙如元次山,声名高洁如陶渊明的副驾。
瞿君的三体篆刻技艺,几乎可以与古代大师相媲美。
此后百年间,后人来这里赞叹不已。
我拥有山林的气质,对这种爱好仿佛是上天赋予。
我最终选择在此隐居,希望借此学习道法得以陶冶。
修炼有成后,羽翼丰满,青童手持符节召唤。
挥手间汲取霞光,挺身向天子朝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山岩之美,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阳华岩的壮丽景象,从宏伟的建筑、深邃的谷地到蜿蜒的桥梁,每一处都显露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名山固多岩,兹岩擅天下。”开篇即点出阳华岩在众多名山之中独占鳌头,其雄伟非凡令人叹为观止。紧接着,“屋大享千人,谷深量万马。”则描绘了山中的建筑宏大,可以容纳千人,同时谷地的深邃也能放牧万马,展现了诗人对于壮美景致的赞美。

“谽谺通一水,旁午飞桥跨。”诗中不仅有静态的美,还有动感的描写,溪流潺潺,桥梁飞架,都展示出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接下来的“石砾巧彫锼,松篁森绘画。”则更深入地刻画了岩石的坚硬和树木的葱郁,每一个词汇都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古人栖遁处,文字犹凭藉。”这里,诗人提到了古人的隐居之地,依然留有他们的文字痕迹,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颂扬。紧接着,“语妙元次山,名高陶别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先贤陶渊明隐逸生活方式的赞美。

“瞿君三体篆,殆可斯翁亚。”这里诗人的笔法变得更加细腻和深邃,似乎在追忆古代圣哲的智慧和风范。至于“却后累百年,吾人来叹吒。”则转而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那些伟大人物的怀念和赞美。

最后,“伊予丘壑姿,嗜好若天假。”诗人以自身之名,表达了对山水自然之美的无限喜爱,这种喜悦似乎是上天所赐。紧接着,“终焉卜真隐,学道冀陶冶。”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修炼成仙、隐逸生活方式的渴望和追求。

“丹成生羽翼,召节青童把。”这里,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已经飞扬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他似乎在期待着能够像神话中的仙人一样,拥有羽翼,自由翱翔。最后,“挥手挹霞芒,竦身朝帝者。”则是对这种精神追求的一种象征性表达,诗人仿佛已经达到了一种与宇宙融为一体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阳华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灵诉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