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寄喻景山赏析

和寄喻景山

宋 · 陈宓
朱门到老几人还,赢得阶庭著藓班。
曾似高人无俗累,解将碧巘照朱颜。
趣超今古沉酣外,句入云烟缥缈间。
白首纷纷自名利,天公最惜是清闲。

拼音版原文

zhūméndàolǎorénháiyíngjiētíngzhùxiǎnbān

cénggāorénlèijiějiāngyǎnzhàozhūyán

chāojīnchénhānwàiyúnyānpiǎomiǎojiān

báishǒufēnfēnmíngtiāngōngzuìshìqīngxián

注释

朱门:富贵人家。
阶庭:庭院。
著藓班:长满青苔。
高人:品格高尚的人。
俗累:世俗的牵累。
碧巘:青山翠峰。
趣超:兴趣超越。
沉酣:深沉的陶醉。
句入:诗句融入。
白首:白发。
名利:名和利。
清闲:清静悠闲。

翻译

富贵人家到老有多少能保持呢,只留下庭院青苔斑驳。
他们曾像高洁之士摆脱世俗牵绊,用青山翠峰映照红颜。
他们的兴趣超越古今,沉浸于深沉的陶醉之中,诗句如云雾缭绕般飘渺。
然而,白发苍苍的人们还在为名利奔波,只有天公最懂得欣赏清闲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的《和寄喻景山》。诗中,诗人通过对朱门贵族的观察,揭示了富贵人家繁华背后不易长久的主题。"朱门到老几人还"一句,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即使是权贵之家,也难以保全长久的荣华。"赢得阶庭著藓班"描绘了豪门庭院的荒凉景象,苔藓滋生,象征着富贵不再。

诗人接着以"曾似高人无俗累"赞美那些超脱世俗、心境高洁的人,他们如同高山清流,能够映照出美好的容颜。"趣超今古沉酣外,句入云烟缥缈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高尚情趣和超凡诗才的赞赏,认为其意境深远,超越了尘世的沉醉和纷扰。

最后,诗人批评了那些白首相争名利的行为,认为天公(自然或命运)最为珍视的是清闲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寓言深刻,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审美追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