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游室为图南题
榻上逢宗炳,书中得子长。
骖云低五岳,吸露驻三光。
更有凌云梦,天孙赠锦裳。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卧游室为图南题》描绘了诗人对室内生活的满足与向往。首句“不须穷亥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探索的淡然,他并不追求遥远的游历,而是在一间小小的室内就能找到乐趣。接着,“榻上逢宗炳,书中得子长”借宗炳和子长两位历史人物,暗示自己在阅读和静思中找到了精神上的伴侣和智慧的源泉。
“骖云低五岳,吸露驻三光”运用夸张手法,将想象中的精神遨游提升到了云端,俯瞰五岳,甚至能留住日月之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壮志豪情和超脱世俗的理想。最后两句“更有凌云梦,天孙赠锦裳”,“凌云梦”象征着高远的抱负,“天孙”即织女,赠予“锦裳”寓意着美好的理想得以实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室内的生活为依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典故,传达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沉,以及对知识与梦想的追求。
词语解释
不须的意思: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徜徉的意思:(1).犹徘徊。盘旋往返。《淮南子·人间训》:“翱翔乎忽荒之上,徜徉乎虹蜺之间。”徜徉,一本作“ 析惕 ”。(2).犹彷徨。心神不宁貌。《文选·张衡<思玄赋>》:“会 帝轩 之未归兮,悵徜徉而延佇。”旧注:“悵徜徉,思貌。”一本作“ 倘佯 ”。《后汉书·张衡传》作“相佯”。(3).安闲自得貌。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於 盘 兮,终吾生以徜徉。” 宋 陈亮 《何少嘉墓志铭》:“仲兄 大雅 以疾不涉事, 少嘉 时其起居,使得徜徉以自养疾。” 明 张羽 《秋日苕溪·道中》诗:...
亥步的意思:相传 禹 臣 竖亥 善走,后因称健行为“亥步”。《山海经·海外东经》:“帝命 竖亥 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万)九千八百步。” 隋 江总 《辞行李赋》:“輶轩巡履,声芳 亥 步。”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三十:“闭关谢 西域 , 汉文 何优柔。圣泽餘 亥 步,遐荒如甸侯。”...
凌云的意思:◎ 凌云 língyún[reach the clouds;soar to the skies] 高耸入云壮志凌云...
三光的意思:◎ 三光 sānguāng[the sun, the moon and stars] 古时指日、月、星...
天孙的意思:(1).星名。即织女星。《史记·天官书》“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 唐 司马贞 索隐:“织女,天孙也。”(2).指传说中巧于织造的仙女。 唐 柳宗元 《乞巧文》:“下土之臣,窃闻天孙,专巧於天。” 清 洪昇 《长生殿·密誓》:“[旦]今乃七夕之期,陈设瓜果,特向天孙乞巧。” 闻一多 《红烛·秋色》诗:“哦!我要请天孙织件锦袍,给我穿着你的色彩!”(3). 泰山 的别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 泰山 一曰 天孙 ,言为天帝孙也,主召人魂。”...
五岳的意思:[释义](名)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分别为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合称五岳。 [构成]偏正式:五(岳 [例句]五岳归来不看山。(作主语)[同音]五月...
吸露的意思:吸饮露水。喻高洁。语本《楚辞·九章·悲回风》:“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 王逸 注:“食霜露之精以自洁也。” 唐 刘知几 《思慎赋》:“气嘘霜而吸露,力转日而迴天。” 宋 辛弃疾 《临江仙·探梅》词:“酒盃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云梦的意思:亦作“ 云瞢 ”。1.古薮泽名。 汉 魏 之前所指 云梦 范围并不很大, 晋 以后的经学家才将 云梦泽 的范围越说越广,把 洞庭湖 都包括在内。《周礼·夏官·职方氏》:“正南曰 荆州 ,其山镇曰 衡山 ,其泽藪曰 云瞢 。” 郑玄 注:“ 衡山 在 湘 南, 云瞢 在 华容 。” 南朝 陈 张正见 《赋得韩信》:“ 淮阴 总 汉 兵, 燕 齐 擅远声……所悲 云梦泽 ,空伤狡兔情。” 唐 李频 《湘口送友人》诗:“去雁远衝 云梦 雪,离人独上 洞庭 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你看...
中得的意思:切合。 汉 王充 《论衡·寒温》:“岂喜怒之气,为小发不为大动邪?何其不与行事相中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