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赏析

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

南北朝 · 鲍照
荒途趣山楹,云崖隐灵室。
冈涧纷萦抱,林障沓重密。
昏昏磴路深,活活梁水疾。
幽隅秉昼烛,地牖窥朝日。
怪石似龙章,瑕璧丽锦质。
洞庭安可穷,漏井终不溢。
沈空绝景声,崩危坐惊栗。
神化岂有方,妙象竟无述。
至哉炼玉人,处此长自毕。

拼音版原文

huāngshānyíng

yúnyǐnlíngshì

gāngjiànfēnyíngbào

línzhàngzhòng

hūnhūndèngshēn

huóhuóliángshuǐ

yōubǐngzhòuzhú

yǒukuīcháo

guàishílóngzhāng

xiájǐnzhì

dòngtíngānqióng

lòujǐngzhōng

shěnkōngjuéjǐngshēng

bēngwēizuòjīng

shénhuàyǒufāng

miàoxiàngjìngshù

zhìzāiliànrén

chùcháng

注释

荒途:荒凉的小路。
山楹:山间的亭阁。
云崖:云雾笼罩的悬崖。
灵室:神秘的居室。
冈涧:山岭溪谷。
萦抱:环绕相抱。
林障:树木形成的屏障。
沓重密:重重叠叠,非常茂密。
昏昏:昏暗。
磴路:石阶小路。
活活:水流声,此处形容水流湍急。
梁水:山涧流水。
幽隅:幽静的角落。
昼烛:白天点燃的蜡烛,比喻不寻常的光亮。
地牖:地穴小窗。
窥:窥视。
怪石:形状奇特的石头。
龙章:龙的鳞甲,比喻纹彩斑斓。
瑕璧:有瑕疵的玉石。
丽:美丽。
锦质:如锦绣般华丽。
洞庭:洞庭湖,这里泛指广阔的水面。
安可穷:怎能穷尽。
漏井:渗水的井。
溢:满溢。
沈空:空中回响着寂静。
绝景声:远离尘世的声响,极致的宁静。
崩危:险峻的地方。
坐:因此,于是。
惊栗:惊恐颤抖。
神化:神奇的变化。
岂有方:哪有什么固定的方法或规律。
妙象:美妙的景象。
竟无述:终究难以描述。
至哉:至高无上的,极其赞美之词。
炼玉人:比喻修行高深或技艺精湛之人。
处此:身处此地。
长自毕:长久以来,自我修行圆满。

翻译

行走在荒凉的山路间,趋向于山间的亭阁,云雾缭绕的悬崖下隐藏着神秘的居室。
山岭溪谷纷纷缠绕相抱,茂密的树林如同屏障重重叠叠。
昏暗的石阶小路深远难行,湍急的山涧流水声轰鸣作响。
在幽静的角落手持白日烛光,从地穴小窗窥视初升的朝阳。
奇异的岩石如同龙的鳞甲般纹彩斑斓,瑕疵斑点的玉石镶嵌在锦绣般的岩壁上,美丽异常。
洞庭湖的广阔怎能穷尽,而渗水的井却永远不会满溢。
空中回响着悠远的寂静,坐在险峻之处不禁心生恐惧颤抖。
神奇的变化哪有什么固定的法则,美妙的景象终究难以言喻。
至高无上的炼玉之人,身处此地,长久以来独自修行圆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之士在深山中的一处幽静洞室的生活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如荒凉的小路、云雾缭绕的山楹、林间涧流交织,昏暗曲折的小径和奔腾的溪水,以及怪石奇花,诗人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

"洞庭安可穷,漏井终不溢"一句,通过对比洞庭湖的宽广和井水的清澈,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即便在深邃幽静之中,也能保持心灵的平和与纯净,不为世俗所扰。

最后两句"神化岂有方,妙象竟无述"则透露出一种超验的哲理,即自然界的奥秘难以言传,而诗人对此的领悟也只能是内心的体验,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全诗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和对精神境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生命本质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