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至节宿翁源县与叶景伯小酌赏析

至节宿翁源县与叶景伯小酌

宋 · 杨万里
此县谁言是强名,古来十室亦琴鸣。
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两三鸡犬声。
村酒分冬胜虚度,霜风一夜办新晴。
半生客路逢佳节,佳节何曾负半生。

注释

谁言:谁会说。
强名:响亮的名字。
十室:十户人家。
琴鸣:琴声响起。
六七:六七间。
茅竹舍:茅竹屋。
两三:两三声。
鸡犬声:鸡犬叫声。
村酒:乡村酒。
冬胜:冬天分得特别。
虚度:虚度的时光。
客路:旅途。
佳节:佳节。
负:辜负。

翻译

这里哪个人会说这是个响亮的名字?自古以来,十户人家也会有琴声响起。
只觉得六七间茅竹屋就足够了,偶尔还能听到两三声鸡犬叫声。
乡村里的酒,在冬天分得特别香甜,仿佛弥补了过去的虚度时光。
在旅途中度过半生,恰逢佳节,而佳节似乎从未辜负过这半生的漂泊。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情趣。首句“此县谁言是强名”表明诗人并不在意外界对某个地方名称的评价,反而关注于内在的精神追求。而“古来十室亦琴鸣”则显示了古往今来的文化传承,即便是在普通家庭中,也有琴声相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雅之处。

接下来的两句“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两三鸡犬声”,诗人表达了一种生活态度,虽居简陋的茅草屋,但也感到满足。因为这里有自然界的生灵——鸡和狗的叫声,这些都是生命力的体现。

“村酒分冬胜虚度”一句,写的是在寒冷的冬天,与人共饮村酒,比起空洞无物的时间流逝,更添几分温情。紧接着的“霜风一夜办新晴”则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一场霜风过后,天气变得清新。

最后两句“半生客路逢佳节,佳节何曾负半生”,诗人在外漂泊半生,偶尔遇上佳节,却感慨良多,因为这些美好的时光并没有辜负自己一生的期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平凡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淡泊明志、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