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择之舟中有作二首(其二)
宋 · 朱熹
一席三人抵项眠,心知篷外水如天。
起来却怪天如水,月落乌啼浦树边。
起来却怪天如水,月落乌啼浦树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舟中夜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舟中的独特氛围。首句“一席三人抵项眠”,简洁地勾勒出舟上三人的场景,暗示了他们可能是在共同经历一段旅程,或是因某种原因聚在一起。接着,“心知篷外水如天”一句,通过对比篷内与篷外的景象,突出了夜晚水面的广阔与深邃,仿佛与天空相连,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起来却怪天如水”则在时间的流转中,将读者的视线从静谧的夜晚引向清晨,当人们从梦中醒来时,发现天空竟如同水面一般平滑,这种意外的发现,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可能是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一种感慨。最后一句“月落乌啼浦树边”,以月落和乌鸦啼叫作为时间推移的标志,进一步渲染了夜晚即将结束的氛围,同时,乌鸦的啼叫声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凄凉与孤独感,让人不禁思考生命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舟中夜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秘,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