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甫和予如字韵诗再用韵寄之
宋 · 晁公溯
神州久陆沈,遂作蛇豕墟。
诸公颇愤激,日上平边书。
览书帝震怒,欲下雷霆诛。
金城筑三洲,戈船浮五湖。
要令境土复,再似祖宗初。
谁其为民言,世独无郇模。
师克非在众,正当戒不虞。
讨论惟甲兵,此岂战所须。
代思伊尹相,语忆皋陶都。
皮亡毛安附,体肆心自舒。
正宜询褐父,难以访绮襦。
君今幸得用,出驾班轮车。
为民盍尽言,轩冕真块苏。
区区但投劾,何贵于为儒。
春秋置桉上,开卷一轩渠。
傥能遵伯禽,焉在获侨如。
诸公颇愤激,日上平边书。
览书帝震怒,欲下雷霆诛。
金城筑三洲,戈船浮五湖。
要令境土复,再似祖宗初。
谁其为民言,世独无郇模。
师克非在众,正当戒不虞。
讨论惟甲兵,此岂战所须。
代思伊尹相,语忆皋陶都。
皮亡毛安附,体肆心自舒。
正宜询褐父,难以访绮襦。
君今幸得用,出驾班轮车。
为民盍尽言,轩冕真块苏。
区区但投劾,何贵于为儒。
春秋置桉上,开卷一轩渠。
傥能遵伯禽,焉在获侨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神州:古代中国别称。陆沈:沉沦,衰败。
蛇豕墟:比喻荒废、残破之地。
愤激:极度愤怒和激动。
平边书:上书请求平定边境。
雷霆诛:严厉的惩罚。
金城:坚固的城堡。
三洲:泛指多地。
戈船:战船。
祖宗初:祖先初创时期。
郇模:贤明的榜样。
师克:战争胜利。
不虞:未料到的事。
伊尹:商朝名相。
皋陶:古代公正法官。
褐父:比喻朴实的人。
绮襦:华丽的衣服。
尽言:畅所欲言。
块苏:解救苦难。
投劾:提交辞职。
儒:儒家学者。
春秋:历史记录。
桉上:案头。
伯禽:周公的儿子,以礼治国的典范。
获侨:古代贤臣。
翻译
长久以来,神州沉沦,化为蛇豕之墟。众多官员激愤,每日上书请求平定边境。
皇帝阅后震惊愤怒,欲以雷霆之力惩罚。
下令修建坚固的城堡,战船遍布五大湖。
目标是恢复领土原貌,如同祖辈初创时期。
谁能替百姓发声?世间竟无郇模这样的贤人。
胜利并非靠人多,关键在于防备不测。
讨论的应是策略而非武力,战争并非唯一手段。
我怀念伊尹那样的宰相,皋陶那样的公正法官。
皮毛失去,身体才能自由舒展。
应请教质朴的褐父,而非华丽的绮襦。
你如今有幸被任用,出行乘坐高大的战车。
为百姓说话吧,你的地位如同解救了困苦的人。
我只是提交辞职,何必执着于儒者身份。
将春秋之事陈列案头,打开书卷,启发思考。
若能遵循伯禽之法,何愁不能像获侨一样成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作品,以李仁甫和予如字韵的形式写成,表达了对国家危难之际的忧虑以及对贤臣良相的期待。诗中首先描述了神州大地陷入困境,如同沉沦的陆地,比喻为野蛮之地。接着,诗人指出官员们虽然愤慨,但对策多是纸上谈兵,缺乏实际效果。皇帝对此感到愤怒,计划采取武力收复失地。
诗人强调真正的胜利并非靠众多士兵,而在于防备不测,反对单纯依赖武力。他以伊尹和皋陶为例,提倡像古代贤相那样深思熟虑,以百姓福祉为重。他还批评了那些只知华丽外表的官员,认为他们不适合处理国家大事,而应效仿伯禽的谦逊和谨慎。
最后,诗人鼓励李仁甫在得到任用时,要积极进言,为民谋福利,即使身处高位也不忘初心。他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为百姓发声,而非仅仅追求儒者的名号。整首诗寓含了对治国方略的反思和对贤能人才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