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赵景贶栽桧赏析

和赵景贶栽桧

宋 · 苏轼
汝阴多老桧,处处屯苍云。
地连丹砂井,物化青牛君。
时有再生枝,还作左纽纹。
王孙有古意,书室延清芬。
应怜四孺子,不堕凡木群。
体备松柏姿,气含芝朮薰。
初扶鹤立骨,未出龙缠筋。
巢根白蚁乱,网叶秋虫纷。
乃知蔽芾初,甚要封殖勤。
他年皮三寸,狐鼠了不闻。

拼音版原文

yīnduōlǎoguìchùchùtúncāngyún

liándānshājǐnghuàqīngniújūn

shíyǒuzàishēngzhī,(yǐngzhīlíngtánguānyǒuzàishēngguì

háizuòzuǒniǔwén

wángsūnyǒushūshìyánqīngfēn

yìngliánduòfánqún

bèisōngbǎi姿hánzhī?
xūn

chūwèichūlóngchánjīn

cháogēnbáiluànwǎngqiūchóngfēnnǎizhīfèichūshènyàofēngzhíqín

niánsāncùnshǔlewén

注释

汝阴:地名,古代地区。
老桧:古老的大桧树。
屯:聚集。
丹砂井:含有丹砂的矿井。
青牛君:传说中的神物。
再生枝:新生的树枝。
左纽纹:类似左旋纹理。
王孙:贵族后裔,此处指主人。
清芬:清雅的香气。
四孺子:指幼桧。
凡木群:普通树木的群体。
松柏姿:松柏般的姿态。
芝朮:灵芝和术草。
鹤立骨:比喻初生时的挺拔。
龙缠筋:形容骨骼发育。
白蚁乱:白蚁纷扰。
秋虫纷:秋虫众多。
蔽芾:小树。
封殖:培育、繁殖。
皮三寸:树皮厚度。
狐鼠:小型动物。

翻译

汝阴地区满是古老的桧树,它们周围聚集着浓密的乌云。
这里土地与丹砂井相连,自然之力孕育出神奇的青牛君。
有时桧树会再生新枝,枝干上呈现出左纽纹般的奇特纹理。
王孙怀有古人的风雅,他的书房里充满了清新的芬芳。
他应该怜惜这些与众不同的幼桧,不让它们混入平凡树木的行列。
它们的姿态像松柏一样挺拔,气息中蕴含着灵芝术草的香气。
它们刚长出时如鹤立鸡群,骨骼还未被龙形筋络所缠绕。
根部有白蚁纷扰,叶片上秋虫穿梭,显示出生命的活力。
这才明白,最初的小桧树成长,需要精心呵护和繁殖。
未来它们的树皮厚达三寸,狐狸老鼠之类的小动物将不再侵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诗人通过对汝阴老桧的描述,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脱凡俗的高远情怀。

“汝阴多老桧,处处屯苍云。”开篇即以壮丽的景象吸引读者,古老的桧树在汝阴境内随处可见,它们如同守护着这片土地,连绵不断地屹立于苍茫的云端。

“地连丹砂井,物化青牛君。”诗人笔触轻巧,引入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将桧树根部与仙境相连,物化为祥瑞之象,既突显了桧树的不凡,也映射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时有再生枝,还作左纽纹。”在自然循环中,即便是老树,也能有新的生命力涌现,这种再生的奇迹,被比喻为古人书简上的装饰,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更新的赞美,也寓意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王孙有古意,书室延清芬。”这里的“王孙”象征着高贵与学问,诗人通过这样的设定,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内在情感。书室则是知识与智慧的象征,延续了清新的气息,意味着文化的香气流长。

“应怜四孺子,不堕凡木群。”诗人对那些尚未成熟的小枝小叶表示出关爱之心,它们还没陷入平凡,正如同待字闱中的学者,充满了成长的可能。

接下来的几句“体备松柏姿,气含芝朮薰。初扶鹤立骨,未出龙缠筋。”则更深层次地描绘了桧树不仅外形似松柏,而且内在也有着仙草芝朮的芬芳。诗人以鹤立骨、龙缠筋比喻自己的修养和才华,如同尚未完全展现,潜力巨大。

“巢根白蚁乱,网叶秋虫纷。”这一自然景象的细节描写,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反映出生长与世间纷扰并存的哲思。

最后,“乃知蔽芾初,甚要封殖勤。他年皮三寸,狐鼠了不闻。”诗人由此悟到,在桧树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极为珍贵,需要精心呵护。而“他年”后的描述,则表明经过时间的沉淀,这些平凡的动物声响也已成为历史,不再显眼,暗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事物变化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卓越的艺术造诣,也透露出他对自然、文化与个人修养的独到见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