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二首(其二)
宋 · 李流谦
皎皎映澄漪,千寻没到时。
篙师轻转橹,可惜碧琉璃。
篙师轻转橹,可惜碧琉璃。
注释
皎皎:明亮的样子。澄漪:清澈的水波。
千寻:极言深度,古代八尺为一寻。
没到时:深入水中。
篙师:撑篙的人,指船夫。
轻转橹:轻轻转动船桨。
碧琉璃:形容水面如绿色琉璃般光滑。
翻译
明亮的月光照在清澈的水波上,即使深入千寻之深,它依然清晰可见。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夜月景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李流谦的《江月二首》其二。诗中“皎皎映澄漪”一句,以“皎皎”形容明亮清澈的月光,其实是对月光的直接描写,而非比喻或借代,表现了诗人对月景的直接感受和细腻观察。接着,“千寻没到时”则透露了一种超脱之感,仿佛月光连绵,但又似乎有着无法触及的距离感。
“篙师轻转橹”中,“篙师”指的是舟船上掌舵的人,而“轻转橹”则描述了夜静人稀时水面上的小舟缓缓移动的情景,给人以一种安详和谐的感觉。
最后,“可惜碧琉璃”一句中,“碧琉璃”形容的是月亮清澈如同美玉的光彩。诗人感叹“可惜”,表达了对这般景色难以长久的哀愁,同时也彰显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无比珍视的心情。
总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月夜水面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赞叹自然之美的情怀。诗人的笔触轻柔细腻,将秋夜的宁静与月光的清澈融合在一起,为读者营造出一个既美丽又带有几分哀愁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