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路城樵舍壁
白露秋香鸡黍,绿云春霭桑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之美。首句“瀼东瀼西农亩”,以“瀼”字形象地描绘出水边田地的景象,展现出农田的广阔与自然的美丽。接着“巷南巷北人家”,则将视线转向村落,展现出了乡村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白露秋香鸡黍”,描绘了一幅秋季丰收的场景,白露时节,稻谷飘香,鸡鸣声中,人们享受着丰盛的饭食,充满了生活的满足与喜悦。“绿云春霭桑麻”,则将视角转至春天,绿意盎然的桑麻在轻雾中显得格外生机勃勃,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以及农事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四季更替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也蕴含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词语解释
白露的意思:◎ 白露 Báilù[White Dew] 节气名,每年九月上旬交节...
北人的意思:(1).泛称北方之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南人宾至不迎,相见捧手而不揖,送客下席而已;北人迎送并至门,相见则揖,皆古之道也。” 唐 皇甫松 《浪淘沙》词:“蛮歌豆蔻北人愁,蒲雨杉风野艇秋。” 宋 王安石 《红梅》诗:“春半花纔发,多应不奈寒。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2).特指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 契丹 翰林承旨、吏部尚书 张礪 言於 契丹 主曰:‘今 大辽 已得天下,中国将相宜用中国人为之,不宜用北人及左右近习。’”(3).复姓。《庄子·让王》...
春霭的意思:春日的云气。 唐 高适 《登广陵栖灵寺塔》诗:“远思驻江帆,暮时结春靄。” 唐 李德裕 《金松赋》:“含春靄而葱蒨,映夕阳而的皪。” 宋 陈与义 《雨中》诗:“古泽生春靄,高空落暮鳶。”...
鸡黍的意思:亦作“鷄黍”。1.指饷客的饭菜。语本《论语·微子》:“止 子路 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北史·卢道虔传》:“﹝ 卢道虔 ﹞为尚书同僚於草屋之下设鸡黍之膳,谈者以为高。” 宋 司马光 《招鲜于子骏范尧夫》诗:“轩车能朅来,鸡黍足充馁。” 明 徐复祚 《红梨记·初会》:“鸡黍惭无,深媿居停。” 清 方文 《禊日与蔡芹溪同舟作》诗:“良朋咸在兹,先期命鷄黍。”(2).借指深厚的情谊。 唐 秦系 《早秋宿崔业居处》诗:“鸡黍今相会,云山昔共游。” 唐 王起 《和李校书》:“詰朝始趋凤闕去,此日遂愁鸡黍违...
农亩的意思:◎ 农亩 nóngmǔ[arable(cultivated,farm) land] 农田。指事不历农亩之劳。——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秋香的意思:(1).秋日开放的花。多指菊花、桂花。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唐 郑谷 《菊》诗:“露溼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元 白朴 《乔木查·对景》套曲:“蝉声咽,露白霜结,水冷风高,长天雁字斜,秋香次第开彻。”(2).一种桂花的名称。 宋 王十朋 《诗序》:“与 万先之 登 丹芳岭 ,路人有手持桂花者,戏觅之,慨然相赠,且言欲施此花久矣,又言花名秋香,一名十里香。”...
人家的意思:[释义](1) (代)指自已或某人以外的人;别人。人家都不怕;就你怕。(作主语) (2) (代)指某个人或某些人;意思跟‘他’相近。你把东西快给人家送回去吧。(作宾语) (3) (代)指‘我’(有亲热或俏皮的意味)。原来是你呀;差点没把人家吓死。(作宾语) [构成]附加式 [反义]自己...
桑麻的意思:(1).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管子·牧民》:“藏於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宋 辛弃疾 《鹧鸪天·春日即事题毛村酒垆》词:“閒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2).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塲圃,把酒话桑麻。”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家有置社,福我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