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望汉江
江山回楚国,烟霭散荆门。
水阔晴空写,风高夕浪翻。
襄阳冠盖里,甲第敞朱轩。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祝祺的《岘山望汉江》描绘了春天登临岘山所见的美景。首句“岘首一登眺”表达了诗人站在岘山之巅远望的瞬间,展现出一种闲适与期待之情。接下来,“春城花草繁”点明了季节,春天的襄阳城花木繁盛,生机盎然。
“江山回楚国,烟霭散荆门”两句运用了地理意象,暗示了诗人视野中的江山壮丽,仿佛连绵的江山回荡着楚国的历史气息,而烟雾缭绕的荆门则显得更加神秘而深远。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寓含历史沧桑感。
“水阔晴空写,风高夕浪翻”进一步描绘了汉江的景色,晴朗的天空倒映在宽阔的江面上,晚风吹起,江面波浪翻滚,动静结合,画面生动。
最后两句“襄阳冠盖里,甲第敞朱轩”聚焦于襄阳城内的繁华景象,冠盖云集之地,显赫的官邸朱门大开,透露出一种富贵气象和人文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融入历史与现实,展现了襄阳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词语解释
登眺的意思:登高远望。 唐 李白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诗:“峯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 宋 王安石 《赠宝觉》诗序:“闻 化城阁 甚壮丽,可登眺,思往游焉,故赋是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爱奴》:“自入馆以来,每欲一出登眺,輒錮闭之。”...
风高的意思:(1).风大。 唐 杜甫 《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诗:“秋晚岳增翠,风高湖涌波。” 唐 柳宗元 《田家》诗之三:“风高榆柳疎,霜重棃枣熟。”(2).风仪高超。《魏书·高允传》:“荣曜当时,风高千载。”...
冠盖的意思:(1).泛指官员的冠服和车乘。冠,礼帽;盖,车盖。《史记·魏公子列传》:“ 平原君 使者冠盖相属於 魏 。” 南朝 梁 沉约 《少年新婚为之咏》:“自顾虽悴薄,冠盖曜城隅。”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他辛勤十年书剑 洛阳 城,决峥嶸一朝冠盖 长安 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女奴数辈,捧一丽人出,僕从煊赫,冠盖甚都。”(2).指仕宦,贵官。 汉 班固 《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唐 杜甫 《梦李白》诗之二:“冠盖满京华,斯人独顦顇。”《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我...
花草的意思:◎ 花草 huācǎo[flowers and grass;flowers and plants] 可供观赏的花和草...
甲第的意思:◎ 甲第 jiǎdì(1) [a mansion;a hall]∶豪门贵族的宅第(2) [top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an examination]∶科举考试第一等用甲第为国相。——清· 周容《芋老人传》...
江山的意思:◎ 江山 jiāngshān[rivers and mountains;country;state power]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江山如此多娇江山险固。——《资治通鉴》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荆门的意思:◎ 荆门 Jīngmén[Jingmen] 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中部,面积35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11万。焦枝铁路穿过市区。是石油化工城市...
晴空的意思:◎ 晴空 qíngkōng[clear sky] 晴朗的天空晴空万里...
岘首的意思:山名。即 湖北 襄阳县 南的 岘山 。 唐 孟浩然 《送韩使君除洪府都督》诗:“ 峴首 晨风送, 江陵 夜火迎。” 清 钱谦益 《新安汪然明合葬墓志铭》:“ 峴首 之涕, 牛山 之悲,又于吾身亲见之,是能不为之嘆息哉!”参见“ 峴山 ”、“ 峴山碑 ”。...
烟霭的意思:◎ 烟霭 yān’ǎi[mist and clouds] 云雾;云气江那面的山峰,抹上蓝色的烟霭,显得十分美丽。——艾芜《野牛寨》...
朱轩的意思:(1).红漆的车子。古代为显贵所乘。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汝南陈茂》:“朱轩驾駟,威烈赫奕。” 南朝 宋 鲍照 《代阳春登荆山行》:“奕奕朱轩驰,纷纷高衣流。” 唐 王勃 《七夕赋》:“驰朱轩於九域,振黄麾於万里。” 清 孙枝蔚 《旅兴》诗:“野店迎朱轩,古渡避青驄。”(2).朱红色屋宇。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回首寺门望,青崖夹朱轩。”...
冠盖里的意思:古地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县(今 湖北省 宜城 )有 太山 ,山下有庙, 汉 末名士居其中,刺史二千石卿长数十人,朱轩华盖,同会於庙下。 荆州 刺史行部见之,雅嘆其盛,号为 冠盖里 ,而刻石铭之。”后用以泛称名臣冠族的故里。 南朝 梁简文帝 《游韦黄门园》诗:“息车 冠盖里 ,停轡 仲长 园。” 唐 权德舆 《奉和韦曲庄言怀贻东曲外族诸弟》:“ 韦曲 冠盖里 ,鲜原鬱青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