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泊郑圃寄献昌言舍人
宋 · 司马光
旅食缁衣馆,飘蓬恍自迷。
树横寒雾远,山隐古原低。
愁暮空庭雀,惊晨别墅鸡。
故人何处在,依约玉绳西。
树横寒雾远,山隐古原低。
愁暮空庭雀,惊晨别墅鸡。
故人何处在,依约玉绳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旅食:旅途中的饮食。缁衣馆:僧舍,穿着黑色僧衣的人居住的地方。
飘蓬: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恍自迷:迷茫、困惑。
树横:树木横跨。
寒雾:寒冷的雾气。
古原:古老的土地或平原。
低:地势低矮。
愁暮:傍晚的忧愁。
空庭雀:庭院中的麻雀。
别墅鸡:乡村别墅里的鸡。
故人:老朋友。
何处:在哪里。
玉绳西:古代星象中的玉衡星,象征西方。
翻译
在旅途中寄宿于黑衣僧舍,我像随风飘荡的蓬草般迷失方向。寒雾笼罩的树木延伸远方,古老的山脉在低矮的地平线下若隐若现。
傍晚时分,庭院中愁绪满怀,只有麻雀的叫声;清晨,别墅处传来鸡鸣声。
老朋友如今身在何处?只能依稀看见那西方的玉衡星,仿佛在指引着他的方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居他乡的孤独与怀念之情。"旅食缁衣馆,飘蓬恍自迷"表达了诗人在异地寄宿,心中充满迷茫和不适应的情感。"树横寒雾远,山隐古原低"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了一种萧索孤寂的氛围。
接下来的"愁暮空庭雀,惊晨别墅鸡"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心境,黄昏时分的空庭中只有鸟儿的啼叫声,而清晨则是被鸡鸣声所惊扰,这些都加深了诗人孤独和愁绪。
最后两句"故人何处在,依约玉绳西"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这里的"玉绳"可能是指某种物品或信物,而非直接意义上的玉质绳索,它象征着与故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心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深切的怀旧情愫和旅途中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