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柳庄为沈太守作
顾余心乃心,修名难与俱。
所以树六柳,于焉结吾庐。
门前有流水,树下堪钓鱼。
我柳已成阴,岂不怀放归。
人生一趋舍,世事纷万殊。
善学柳下惠,风雨慎攸居。
继迹子陶子,亦曰姑徐徐。
谁其知此心,南山默如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谢应芳在六柳庄的生活场景,通过“彭泽五株柳”引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中以“清风千载馀”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永恒赞美,同时也暗含着对历史人物陶渊明的敬仰。
“顾余心乃心,修名难与俱”,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追求与世俗名声的矛盾,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真实。接着,“所以树六柳,于焉结吾庐”,说明了建立六柳庄的原因,是希望在这里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
“门前有流水,树下堪钓鱼”,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而“我柳已成阴,岂不怀放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似乎在暗示自己已经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人生一趋舍,世事纷万殊”,诗人对人生的理解深沉而复杂,认识到人生的选择与世事的多变。接下来,“善学柳下惠,风雨慎攸居”,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像柳下惠一样,在风雨中保持谨慎和稳重的态度,过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
最后,“继迹子陶子,亦曰姑徐徐”,诗人以陶渊明为榜样,表示自己将效仿他的生活方式,以一种缓慢而从容的方式生活。而“谁其知此心,南山默如愚”,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内心世界的坚守,即使外界不了解,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和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词语解释
不怀的意思:(1).不安。《书·盘庚中》:“ 殷 降大虐,先王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2).不爱。《管子·八观》:“豪杰不安其位,而积劳之人不怀其禄。”《魏书·南安王传》:“昔 魏武 翦髮以齐众, 叔向 戮弟而明法,克己忍亲,以率天下。夫岂不怀,有为而然耳。”(3).不思念。《文选·张衡<西京赋>》:“岂伊不虔思于天衢,岂伊不怀归于枌榆。” 薛综 注:“怀,思也。”(4).不臣服。《魏书·沮渠蒙逊传》:“又加命王入赞百揆,谋謨幃幄,出征不怀,登摄侯伯。”...
钓鱼的意思:◎ 钓鱼 diàoyú[go fishing;angle or fish with a hook and line] 用钓具捕鱼...
风雨的意思:(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
继迹的意思:继续前人踪迹。 章炳麟 《论式》:“施于政事, 张裴 《晋律》之序, 裴秀 地域之图,其辞往往陵轢 二汉 ,由其法守,朝信道矣,工信度矣。及 齐 梁 犹有继迹者,而严整差弗逮。”犹继踵。 汉 袁康 《越绝书·内传记陈成恒》:“ 吴 越 之士,继蹟连死。”...
流水的意思:◎ 流水 liúshuǐ(1) [running water]∶流动的水落花流水春去也。(2) [turnover in business]∶商店销售额流水收入(3) [in hurry]∶立即;赶快;急急忙忙他流水就说...
柳下的意思:(1).柳树之下。 北周 庾信 《小园赋》:“桐间露深,柳下风来。” 唐 陆龟蒙 《和袭美松江早春》:“柳下江餐待好风,暂时还得狎渔翁。” 宋 楼钥 《再题行看子》诗:“不知几出横门道,双立柳下青阴浓。”(2). 春秋 鲁 柳下惠 的省称。 汉 刘向 《列女传·柳下惠妻》:“ 柳下 既死,门人将誄之。妻曰:‘将誄夫子之德耶,则二三子不如妾知之也。’”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於是君臣离而名教薄,世多乱而时不治。故 蘧 宁 以之卷舒, 柳下 以之三黜。” 宋 黄庭坚 《柳閎展才德甚美...
乃心的意思:思念,怀念。 三国 魏 曹操 《祀故太尉桥玄文》:“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饗!”参见“ 乃心王室 ”。...
南山的意思:◎ 南山 Nán Shān[Zhongnanshan]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彭泽的意思:(1).泽名。即今 鄱阳湖 。在 江西省 北部。又名 彭湖 、 彭蠡 。《韩诗外传》卷三:“左 洞庭 之波,右 彭泽 之水。”(2).县名。 汉 代始设。在今 江西省 北部。 晋 陶潜 曾为 彭泽 令,因以“彭泽”借指 陶潜 。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 睢园 緑竹,气凌 彭泽 之樽; 鄴水 朱华,光照 临川 之笔。”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有匹夫而不名者,若 步兵 、 彭泽 之类是也。” 清 秋瑾 《菊》诗:“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 彭泽 志徒雄。”...
岂不的意思:◎ 岂不 qǐbù[wouldn’t it result in] 难道不…?怎么不…?岂不容易?...
千载的意思: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清风的意思:◎ 清风 qīngfēng[cool breeze] 清凉的风清风徐来清风明月...
趋舍的意思:(1).亦作“ 趋捨 ”。取舍。亦引申为好恶。《韩非子·解老》:“人无愚智,莫不有趋舍。恬淡平安,莫不知祸福之所由来。” 陈奇猷 集释:“趋舍,即取舍。”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故虽位显名美,门齐年敌,而趋舍异规,业尚乖互者,未尝结焉。” 唐 骆宾王 《萤火赋》:“殆未明其趋舍,庸詎识其旨意,子尚不知鱼之为乐,吾又安知萤之所利。” 宋 叶适 《宋厩父墓志铭》:“每与余言,自谓乐甚,非人所知。且其趋捨不同流,知奚用为?” 明 汤显祖 《复牛春宇中丞书》:“夫以贵乡二老趋舍不同,则南北之情益无...
人生的意思:[释义](名)人的生存和生活。 [构成]偏正式:人(生 [例句]人生观。(作定语)[同音]人声...
善学的意思:善于学习。《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孔颖达 疏:“受者聪明易入,是为学之善。” 明 方孝孺 《见山堂记》:“知周乎物而不劳,才裕於用而无穷,斯为善学者矣。”...
生一的意思:即 太一 。神名。 唐 颜真卿 《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诗:“登坛仰 生一 ,捨宅叹珣珉。”参见“ 太一 ”。...
世事的意思:◎ 世事 shìshì(1) [affairs of human life]∶世上的事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2) [worldly wisdom]∶人情世故善于世事...
所以的意思:[释义](1) (连)表示因果关系。我和他一起工作过;所以对他比较熟悉。 (2) (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忘其所以。(作宾语)不知所以。(作宾语)忘乎所以。(作宾语) [构成]附加式...
陶子的意思:指 陶潜 。 元 吴澄 等《<渊明集补注>序》:“ 屈子 不忍见 楚 之亡而先死, 陶子 不幸见 晋 之亡而后死。”皋陶 之子。《史记·秦本纪》“ 女脩 织,玄鸟陨卵, 女脩 吞之,生子 大业 ” 唐 张守节 正义:“《列女传》云:‘ 陶 子生五岁而佐 禹 。’ 曹大家 注云:‘ 陶 子者, 皋陶 之子 伯益 也。’”...
万殊的意思:各不相同。亦指各种不同的现象、事物。《淮南子·本经训》:“包裹风俗,斟酌万殊。”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 宋 王安石 《寄吴冲卿》诗:“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公冶长篇五》:“仁、义、忠、孝,固无非性者,而现前万殊,根原一本,亦自不容笼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此盖谓行虽万殊,而归致是一。”...
吾庐的意思:我的屋舍。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一:“众鸟欣有託,吾亦爱吾庐。” 唐 白居易 《吾庐》诗:“吾庐不独贮妻儿,自觉年来侵身衰。” 元 张可久 《人月圆·三衢道中有怀会稽》曲:“不如归去, 香炉峰 下,吾爱吾庐。”...
五株的意思:指 秦始皇 所封 泰山 五大夫松。五大夫为 秦 官名,第九爵,后人误以为封五株松树,遂有此称。 唐 陆贽 《禁中春松》诗:“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封。” 宋 王令 《大松》诗:“却笑五株乔岳下,肯将直节事 秦嬴 !”参见“ 五大夫 ”。...
修名的意思:(1).美好的名声。《隋书·列女传序》:“其修名彰於既往,徽音传於不朽,不亦休乎!” 明 刘城 《秋怀》诗:“惟有修名在,千秋不可欺。”(2).匡正名分。《国语·周语上》:“有不贡则修名。” 韦昭 注:“名,谓尊卑职贡之名号也。”(3).循名,依照名称。《管子·九守》:“修名而督实,按实而定名,名实相生,反相为情。”(4).加强修养以求名誉。 明 唐顺之 《与王尧衢书》:“当今之士隐居篤学、修名砥节如 湖州 唐子 、 平凉 赵子 辈者,凡若干人。”(5).谓置备名帖,以作通报姓名之用。 北齐 颜...
徐徐的意思:◎ 徐徐 xúxú(1) [slowly]∶速度或节奏缓慢地红旗徐徐升起徐徐更谓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 [with slow and dignified steps] ∶以缓慢而尊严的步伐徐徐而来...
于焉的意思:从此;于此。 唐 顾况 《塞上曲》:“酣战祈成功,于焉罢边衅。” 唐 唐彦谦 《游南明山》诗:“于焉偶閒暇,鸣轡忽相聚。”于是。《诗·小雅·白驹》:“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朱熹 集传:“使其人得以於此逍遥而不去。” 陈奂 传疏:“《玉篇》:‘焉,是也。’言於是消摇也。今字作‘逍遥’。”《后汉书·董卓传论》:“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 崑冈 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於焉而极。” 唐 元稹 《相和歌辞·决绝词》:“有美一人,於焉旷絶。” 明 刘基 《清修院良上人浸月轩》诗:“珍重无生侣,於焉...
柳下惠的意思:◎ 柳下惠 Liǔxià Huì[Liuxia Hui] 即展禽。中国春秋时鲁国大夫。展氏,名获,字禽。食邑在柳下。谥惠。任士师(掌管刑狱的官),以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礼”著称。《孟子》中多次把他与伯夷并列,誉为儒家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