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版原文
普庵识心达理,不是胡言乱语。
教化三千大千,个个透泥入水。
应无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时中净念法身,何假烧钱化纸。
不被邪魔所惑,各各尽淘真理。
亦非夜聚晓散,亦不远寻山水。
亦不发愿烧香,亦不弃离妻子。
不咽众生血味,便敬六亲九祖。
誓不饮酒猖狂,不入牢狱苦楚。
见利便不干心,处处如钦父母。
你争无明人我,我自无可作做。
修桥补路随缘,身作山河国土。
供养大地含灵,上愿皇图永固。
时时风调雨顺,日日民歌乐舞。
皆因自性天真,永不入他门户。
如今一物无求,不著邪魔祛使。
不离当处湛然,运水搬柴佛事。
何须找铙击钹,岂用槌钟击鼓。
饶舌合掌归依,早被参方取怒。
只心普遍莲花,何异西方净土。
自古本自无迷,今本何曾有悟。
设有三乘五教,也似添盐和酣。
生死涅槃如梦,佛说无所作做。
更问达磨西来,他亦别无门路。
直指人心是佛,不可更移一步。
才有丝发是非,便入魔家邪户。
死中得活之人,诸佛龙天守护。
斩钉截铁丈夫,这个凡夫了事。
如今人赞神钦,万劫群灵仰慕。
到此若不回心,岂识摩尼宝库。
自利利他不竭,经劫且无怕怖。
披云啸月吟古风,透石穿山谈正法。
只个心如巧画师,只个身如无缝塔。
东村老婆是我娘,爷是南门张大伯。
鉴赏
这首诗名为《达理歌》,作者为宋代僧人释印肃。诗中以平易近人的语言,阐述了佛教的修行理念和智慧。诗人强调普庵和尚的教诲深入人心,不拘泥于形式,主张内心的清净与觉悟,反对迷信和贪欲,提倡行善积德,如修桥补路、供养众生。修行者应保持天真本性,不执着于任何外在追求,而是专注于当下,从事日常佛事,如运水搬柴。
诗中批评了那些追求名利、崇拜偶像、违背佛法的行为,强调直指人心即为佛道,不必外求,也不可偏离正道。对于那些能从生死迷途中觉醒的人,佛祖和护法会加以保护。最后,诗人鼓励人们回归内心,自利利他,传播正法,即使身处尘世,也能保持高尚的品质。
整首诗语言通俗,寓理于事,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简洁明快的风格,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独特理解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