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夜月有怀伯封
宋 · 李洪
秋半青要未降霜,溪边独对露华凉。
风清月白兴不浅,斗转参横夜未央。
每望庾尘频障扇,莫逢伊笛据胡床。
扬晖千里谁同赏,心折刀头快理航。
风清月白兴不浅,斗转参横夜未央。
每望庾尘频障扇,莫逢伊笛据胡床。
扬晖千里谁同赏,心折刀头快理航。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秋半:秋季过半。青要:青草。
未降霜:还未结霜。
溪边:小溪旁边。
露华凉:清晨的露水清凉。
斗转参横:北斗七星偏移。
伊笛:胡笳。
胡床:古代一种坐具。
扬晖:千里的阳光。
心折:内心激动。
刀头:这里比喻快速。
快理航:快速启程航行。
翻译
秋季过半但青草还未结霜,我独自在溪边感受清晨的露水微凉。清风明月,兴致浓厚,北斗七星已偏移,夜晚还未到尽头。
常常遥望远方的尘土,如同屏障般遮挡视线,不愿遇见那吹奏胡笳的人坐在胡床上。
期待与谁共享这千里的阳光,内心激动,只想快速启程航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独自坐在溪边,面对着清凉的露华。秋天的霜冻尚未降临,但已经可以感受到凉意。月色皎洁,风也格外清新,这种景象让诗人的心情也不浅。
斗转参横,说明夜深人静。诗人每次望向庾信(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的尘世,就频繁地障扇,似乎在寻找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而伊笛据胡床,则是形容一种淡泊名利、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扬晖千里谁同赏”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景致无人共赏的孤独感。最后,“心折刀头快理航”则是在用刀头理发的比喻,形容内心的苦楚和急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古代文学家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美好而孤独无伴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