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樊口
宋 · 王十朋
短棹经樊口,高人忆漫郎。
杯湖谁复泛,退谷自深藏。
鄂渚风烟接,吴宫草树荒。
遗音闻八曲,大小两回傍。
杯湖谁复泛,退谷自深藏。
鄂渚风烟接,吴宫草树荒。
遗音闻八曲,大小两回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小舟经过樊口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过往人物与历史的追忆和感慨。
首句“短棹经樊口”,简练地勾勒出诗人行舟于水面上的情景,短小的船桨划破水面,带起层层波纹,引出下文对过往的回忆。接着,“高人忆漫郎”一句,通过“高人”与“漫郎”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对过去人物的怀念与向往,其中“漫郎”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些隐士或不拘一格的人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杯湖谁复泛,退谷自深藏。”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问,如今还有谁能像古人那样在湖上泛舟,享受自然之乐?而“退谷自深藏”则可能暗指那些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高人,他们独自生活在幽静之地,远离世俗的纷扰。
“鄂渚风烟接,吴宫草树荒。”这两句将视线从个人的情感转向更广阔的历史背景,鄂渚与吴宫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鄂渚的风烟与吴宫的草木荒凉,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让人不禁思考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荒凉之间的联系。
最后,“遗音闻八曲,大小两回傍。”这两句以音乐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深眷恋。八曲可能是古代某种音乐的名称,大小两回傍则可能是指音乐的旋律在耳边回荡,既是对历史文化的赞美,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往人物与历史的深情回顾,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