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浣花江声甚壮
宋 · 陆游
浣花之东当笮桥,奔流齧桥桥为摇。
分洪初疑两蛟舞,触石散作千珠跳。
壮声每挟雷雨横,巨势潜借鼋鼍骄。
梦回闻之坐太息,铁衣何日东征辽。
衔枚度碛沙飒飒,盘槊断陇风萧萧。
不然投檄径归去,短篷卧听钱塘潮。
分洪初疑两蛟舞,触石散作千珠跳。
壮声每挟雷雨横,巨势潜借鼋鼍骄。
梦回闻之坐太息,铁衣何日东征辽。
衔枚度碛沙飒飒,盘槊断陇风萧萧。
不然投檄径归去,短篷卧听钱塘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笮桥:笮桥,古代的一种桥梁。齧:咬,这里指水流冲击。
蛟舞:比喻洪水的汹涌。
鼋鼍:鼋鼍,指大鳖和鼍龙,象征水中的巨兽。
太息:叹息,表示感慨或无奈。
衔枚:古代行军时士兵口中含枚以防止出声。
碛:沙漠或沙洲。
盘槊:盘旋挥舞的长矛。
檄:古代官方文书。
钱塘潮:浙江的钱塘江潮,著名的大潮汐。
翻译
浣花溪东边靠近笮桥,急流冲击桥身让它摇晃不停。开始时洪水仿佛两条蛟龙起舞,撞上石头又像千万颗珍珠跳跃。
激昂的水声常常夹杂着雷鸣和风雨,巨大的水流暗中借助鼋鼍的力量显得威猛。
梦醒后听到这声音只能叹息,何时才能身穿铁甲东征辽地。
口中含枚过沙漠沙尘飞扬,持枪策马穿过陇上的冷风。
不然的话就直接扔下文书回家,躺在小船中静听钱塘江的潮汐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浣花江水在笮桥处奔腾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将江水冲击桥身比作蛟龙起舞,水珠四溅,形象地展现了水流的汹涌澎湃。接着,他通过"壮声挟雷雨横"和"巨势潜借鼋鼍骄",进一步强化了江水声势之大,仿佛蕴含着自然的力量和威严。
诗人由江声联想到自己未能实现的东征辽国的愿望,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感慨。接下来,他想象自己在月黑风高的夜晚,穿着铁衣行军,听着沙漠中的风声和陇上的断槊声,心境更加苍凉。最后,他甚至产生了弃官归隐,静听钱塘潮的想法,流露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江声为引,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壮志、无奈与向往,展现了南宋士人的家国情怀和人生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