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哭复斋
宋 · 高翥
封章字少纳忠多,袖疏前陈无柰何。
但得中天行日月,不愁平地起风波。
台官论罪终投笔,山贼闻名亦倒戈。
惆怅脊梁如铁硬,天胡忍使閟山河。
但得中天行日月,不愁平地起风波。
台官论罪终投笔,山贼闻名亦倒戈。
惆怅脊梁如铁硬,天胡忍使閟山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封章:密封的奏章。字少:字数少。
纳忠多:包含的忠诚多。
袖疏:进言被忽视。
无柰何:无法改变。
中天:天空中。
行日月:如同日月照耀。
平地:地面。
风波:风起云涌的变故。
台官:朝廷官员。
论罪:面对责罚。
投笔:放下笔墨。
山贼:山贼。
闻名:闻知名声。
倒戈:改变立场。
脊梁:脊背。
如铁硬:坚硬如铁。
天胡:老天为何。
閟山河:让国家陷入困境。
翻译
密封的奏章虽字少却满含忠诚,尽管先前的进言都被忽视无法改变。只要能在天空中照耀如同日月,就不怕地面会有风起云涌的变故。
即使朝廷官员面对责罚最终选择放下笔墨,山贼闻知正义之名也会改弦易辙。
我内心充满惆怅,因为我的脊梁坚硬如铁,老天为何忍心让国家陷入困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翥的《山中哭复斋》,表达了对友人复斋的深切哀悼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封章字少纳忠多”暗示了复斋以简练的文字表达深厚的忠诚,然而他的意见并未被采纳;“袖疏前陈无柰何”进一步描绘了他无奈的困境,尽管尽心进言,结果却无法改变现实。
接下来,“但得中天行日月,不愁平地起风波”寄托了诗人对公正无私的理想,希望复斋的精神如同日月在天空中照耀,不受世俗干扰。然而,“台官论罪终投笔,山贼闻名亦倒戈”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连台官也无法避免命运的波折,而山贼闻其名尚能改过,对比之下更显悲哀。
最后两句“惆怅脊梁如铁硬,天胡忍使閟山河”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复斋坚毅品格的赞美,以及对苍天为何让这样的人才遭遇不幸的深深困惑和悲愤。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世事不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