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山人世周以长歌及七言二律见贻赋答二首(其一)
明 · 胡应麟
旅食经秋傍越台,王郎瓢笠为谁来。
平收南国双金价,自老昆冈片玉才。
侠气尔仍摽海岳,诗名吾亦困尘埃。
寻仙倘觅金华洞,双跨虬龙出草莱。
平收南国双金价,自老昆冈片玉才。
侠气尔仍摽海岳,诗名吾亦困尘埃。
寻仙倘觅金华洞,双跨虬龙出草莱。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王山人世周以长歌及七言二律见贻赋答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王山人的交往,以及对王山人才华和品行的赞赏。
首句“旅食经秋傍越台”,点明了诗人在秋季远离家乡,寄居他乡的生活状态,与友人相遇于越地的高台之上。接着,“王郎瓢笠为谁来”一句,以戏谑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王山人独特装扮的调侃,同时也暗示了王山人不拘小节、洒脱自在的性格。
“平收南国双金价,自老昆冈片玉才”两句,赞美了王山人如同珍宝一般,不仅拥有卓越的才华,更有着高尚的人格。这里的“双金价”和“片玉才”分别比喻王山人的才华和品德,形象生动。
“侠气尔仍摽海岳,诗名吾亦困尘埃”两句,进一步展现了王山人的豪情壮志和诗人自身的处境。王山人如同海岳间的一股侠气,而诗人则在尘世间困顿,表达了对王山人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现实境遇的感慨。
最后,“寻仙倘觅金华洞,双跨虬龙出草莱”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王山人一同寻找仙踪,共同超越世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这里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金华洞和虬龙,寓意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王山人形象的描绘和自我处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才华的赞美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