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骚有正有反予既以数语咏独开荷花诸公宠和工甚辄拾馀意反作一章
宋 · 刘学箕
一从炎暑变秋风,识破维摩色想空。
岂有三乘无尽法,尚怜孤艳十分红。
唯惭寡陋吟怀劣,却爱诸贤句法工。
共倚栏杆休怅恨,典型犹在四筵中。
岂有三乘无尽法,尚怜孤艳十分红。
唯惭寡陋吟怀劣,却爱诸贤句法工。
共倚栏杆休怅恨,典型犹在四筵中。
注释
炎暑:炎热的夏天。维摩色想空:维摩诘的思想,指佛教中的空性观念。
三乘:佛教中的三乘教法,即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
孤艳十分红:形容孤独而艳丽的红色,可能象征某种情感或事物。
寡陋:才疏学浅,见识短浅。
吟怀:诗人的感情或创作心境。
句法工:指诗句结构和表达技巧的精妙。
共倚栏杆:一同倚靠栏杆,表示共享或安慰。
典型犹在:指榜样或典范仍然存在。
四筵中:宴席上,代指社交场合。
翻译
自从炎热的夏天变为秋风,我明白了维摩诘的思想空无哪里会有佛法无穷尽,仍然怜惜这孤独艳丽的一片红
只因自己才疏学浅,诗情不佳,却欣赏各位贤者的诗句精巧
让我们一起倚着栏杆,不必再感到遗憾,典范犹在宴席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学箕的作品,体现了诗人的独特情感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诗中“一从炎暑变秋风,识破维摩色想空”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觉,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佛法修为。这里的“维摩”指的是《维摩诘经》中的主人公维摩诘菩萨,以其神通广大、色相庄严著称,诗人以此比喻自己对物质世界的看破和超越。
接下来的“岂有三乘无尽法,尚怜孤艳十分红”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深邃而广大的赞叹,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界中那短暂但却鲜明美好的景象的珍惜和欣赏。这里“三乘”指的是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泛指佛教的各种修行方法和解脱之道。
诗人的情感在“唯惭寡陾吟怀劣,却爱诸贤句法工”中得到进一步的展开。诗人自谦自己的文学才华不够丰富,但对那些文辞优美、意蕴深远的佳作却给予高度赞赏。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谦逊态度,也反映出他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品味。
最后两句“共倚栏杆休怅恨,典型犹在四筵中”则是诗人与友人共同凭栏回忆往事,虽然时光已逝,但那些美好的瞬间依然如在。这里的“四筵”可能指的是古代文人的聚会之地,或者是某种特定的文学社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佛法修为和文学艺术的抒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