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寄雪平诸兄弟及叔侄辈(其二)
宋 · 张埴
桑田成海海成田,迂阔重来每自怜。
北道主人今似月,西江回首远如天。
青山千里复千里,白发一年多一年。
渺渺西风吹薄袂,能于骨肉不凄然。
北道主人今似月,西江回首远如天。
青山千里复千里,白发一年多一年。
渺渺西风吹薄袂,能于骨肉不凄然。
注释
桑田:比喻世事变迁。海成田:形容沧海变桑田。
迂阔:指经历沧桑后的感慨。
自怜:自我怜悯,感叹时光流转。
北道主人:昔日的朋友。
似月:比喻朋友的遥远。
西江:远方的江河。
远如天:形容距离之远。
青山:象征永恒或岁月。
复千里:一重又一重,形容绵延不断。
白发:岁月的痕迹。
一年多一年:时间一年年过去。
渺渺:形容微弱或遥远。
西风:秋风。
薄袂:轻薄的衣袖。
骨肉:亲人。
凄然:悲伤的样子。
翻译
沧海桑田的变化,我再次归来时感叹不已。往日北方的朋友如今像月亮般遥远,回首西江,更是遥不可及如同天空。
连绵千里的青山,岁月流逝,白发增添一年又一年。
轻轻的西风拂过我的衣袖,面对亲朋好友,我内心却并不感到凄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埴的作品,名为《拟寄雪平诸兄弟及叔侄辈(其二)》。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抒情之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状态。
开篇“桑田成海海成田”一句,用了典故来形象地表达事物变迁不居的哲思,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接着,“迂阔重来每自怜”,则是诗人对自己身世之感慨,每一次回望往昔,都不免产生些许怜悯之情。
“北道主人今似月”一句,通过对比,将远方的主人与明月相提,既描绘了空间上的距离,也暗示了心灵深处的孤独和寂寞。紧接着,“西江回首远如天”,则是诗人面向西江回望时所感受到的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心境,其“远”字用得尤为传神。
“青山千里复千里,白发一年多一年”,这两句通过对山川年华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生命有限的深切感慨。山川不变,而人的青春和黑发却在不断地流失,这种对比更显得时间的力量无比巨大。
最后,“渺渺西风吹薄袂,能于骨肉不凄然”,诗人虽身处秋风中,但内心却保持着一份坚韧和温暖。这不仅是对外界自然力的挑战,也是对自己精神状态的一种肯定。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与独到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