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谢廷循作山水(其一)
明 · 杨士奇
结缨四十年,鸡鸣候朝谒。
晨趋白玉堂,暮下青?闼。
岂不勤寸心,曾何效毫发。
对此图中人,空惭头上雪。
晨趋白玉堂,暮下青?闼。
岂不勤寸心,曾何效毫发。
对此图中人,空惭头上雪。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题谢廷循作山水》其一,通过“结缨四十年,鸡鸣候朝谒”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官场上的辛劳与坚持,每天清晨便要前往官府,直到傍晚才得以归来。"晨趋白玉堂,暮下青闼"形象地展现了官府的庄严与肃穆,以及主人公对工作的尽职尽责。
然而,“岂不勤寸心,曾何效毫发”两句则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尽管他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但似乎并未能产生实际的影响或改变。“对此图中人,空惭头上雪”则是对这种境遇的感慨,面对镜中的自己,满头白发,却未能实现心中的抱负,内心充满了遗憾和自责。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官场生涯的艰辛与个人理想的落差,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