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自述
明 · 梁以壮
有时独立空长啸,却类无心一野僧。
懒向山林事生产,愧将文字结良朋。
曲衣沉醉东邻酒,补屋常牵隔树藤。
每过人家便终日,不知谁爱与谁憎。
懒向山林事生产,愧将文字结良朋。
曲衣沉醉东邻酒,补屋常牵隔树藤。
每过人家便终日,不知谁爱与谁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明朝诗人梁以壮的自我述说,通过其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展现,透露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
首句“有时独立空长啸”,诗人独自一人站立,发出悠长的啸声,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孤独感。接着,“却类无心一野僧”一句,将诗人比作无心的野僧,暗示其心灵的自由与宁静,不为世俗所累。
“懒向山林事生产”表达出诗人对传统农耕生活的厌倦,他更倾向于精神层面的追求。“愧将文字结良朋”则流露出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对自己在文学道路上的自我期许和内疚感。
“曲衣沉醉东邻酒”描绘了诗人与邻人饮酒畅谈的场景,展现了其随性自在的生活方式。“补屋常牵隔树藤”则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日常生活的简朴与实用。
最后,“每过人家便终日,不知谁爱与谁憎”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淡泊态度,他似乎不在乎外界的评价,只专注于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实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哲学和情感世界,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