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九日同绍簏瓶山玉川登巽山阻雨暂憩郭氏庄赏析

九日同绍簏瓶山玉川登巽山阻雨暂憩郭氏庄

明 · 王以悟
并有登临兴,相提度远岑。
断桥带雨峻,古洞埋云深。
九日还如旧,二毛忽巳侵。
醉□归日暮,山下动寒砧。

注释

登临:登山临水,指游览或登高。
兴:兴致,感慨。
远岑:远方的山峰。
断桥:被雨水冲断的桥梁。
峻:陡峭。
古洞:古老的洞穴。
埋云深:隐藏在云雾中很深。
九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二毛:指头发斑白,代指年老。
侵:侵袭,不知不觉地增加。
醉:喝醉。
归:回家。
日暮:傍晚时分。
寒砧:寒冷季节的捣衣声。

翻译

我登上高处,心中兴起感慨,一同欣赏远方的山岭。
雨中的断桥显得陡峭,古老的洞穴隐藏在云雾深处。
重阳节依然如旧,不知不觉间白发已悄悄侵染。
喝醉了酒,天色渐晚,山脚下传来阵阵寒砧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风景画面。开篇“请鉴赏下面的中国古诗”之后,诗人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登临高远、气势磅礴的境界。“登临兴,相提度远岑”中的“远岑”指的是遥远的山峰,这里通过“提”和“度”的动作,传达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切探索和攀登。

接下来的“断桥带雨峻,古洞埋云深”则描绘了一幅雨中山川的画面。“断桥”与“带雨”相结合,勾勒出了一个因雨而显得更加峻险的自然景观。而“古洞埋云深”则通过对比的手法,使人感受到山深处不仅有物质的遮蔽,更有精神上的宁静。

诗歌的中间部分“九日还如旧,二毛忽巳侵”中的“九日”可能指的是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在古代中国被视为一种庆祝长寿和健康的日子。这里,“二毛”可能是指时间飞逝,年华老去的象征。

最后两句“醉□归日暮,山下动寒砧”,则描绘了诗人饮酒至晚,归途中感受到山风带来的凉意。“山下动寒砧”中的“寒砧”可能是指自然界在夜色降临时所发出的声音,如溪流潺潺声,这也增添了一份秋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词语解释

登临的意思:◎ 登临 dēnglín[visit fam ous muntains,place of interest,etc.]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断桥的意思:(1).毁坏的桥梁。 唐 杜甫 《过故斛斯校书庄》诗之二:“断桥无復板,卧柳自生枝。” 宋 苏轼 《正月二十四日与儿子过同游罗浮道院及栖禅精舍过作诗和其韵寄迈迨》:“断桥寻胜践,脱屨欣小揭。” 元 曹文晦 《九月一日清溪道中》诗:“断桥归郭路,细雨过溪人。” 清 王韬 《淞隐漫录·乩仙逸事》:“或遇枯木寒花,断桥流水,輒低徊不忍去。”(2).桥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白堤 上。自 唐 以来已有此名。或言本名 宝祐桥 ,又名 段家桥 ,今罕有称者。 唐 张祜 《杭州孤山寺》诗:“ 断桥 荒蘚澁...

二毛的意思:(1).斑白的头发。常用以指老年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杜预 注:“二毛,头白有二色。”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二毛告暮,素志衰頽。” 宋 苏轼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诗:“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胡韫玉 《春日寄怀马一浮》诗:“病餘人事懒,愁畏二毛侵。”(2). 晋 潘岳 《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后因以“二毛”指三十馀岁。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 信 年始二毛,即逢丧乱。” 倪璠 注:“以 滕王逌 序‘己亥,年六...

还如的意思:恰似,好比。 唐 裴守真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之一:“还如桃李发,更似凤凰飞。” 南唐 李煜 《子夜歌》词:“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牛小姐赏月》:“须信离合悲欢,还如玉兔,有阴晴圆缺。”《西游记》第九六回:“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

九日的意思:(1).九个太阳。古代神话,谓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 尧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见《楚辞·招魂》、《山海经·海外东经》。 三国 魏 曹植 《愁霖赋》:“攀扶桑而仰观兮,假九日於天皇。” 晋 傅玄 《杂诗》:“暘谷发清曜,九日栖高枝。” 清 顾炎武 《书女娲庙》诗:“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2).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 唐 李白 《九日龙山饮》诗:“九日 龙山 饮,黄花笑逐臣。” ...

日暮的意思:◎ 日暮 rìmù[at dusk]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日暮时分,炊烟袅袅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如旧的意思:◎ 如旧 rújiù[as before] 如故;跟原来一样小桥,荷花,…一切如旧...

远岑的意思:远处的山。 南唐 李中 《献徐舍人》诗:“下直无他事,开门对远岑。” 宋 黄庶 《次韵和子仪问蝉》:“清风转餘声,香若下远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