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泉为惠君畴赋
宋末元初 · 仇远
空青穿秋旻,瘦白喷夏雪。
若非林下士,谁识此高洁。
山中非无云,苍狗随变灭。
山中非无月,阴晴易圆缺。
不如泉混混,万斛常不竭。
洗耳尘即清,酿酒香愈冽。
一醉三十年,至味过曲糵。
翁意不在兹,勿为醒者说。
若非林下士,谁识此高洁。
山中非无云,苍狗随变灭。
山中非无月,阴晴易圆缺。
不如泉混混,万斛常不竭。
洗耳尘即清,酿酒香愈冽。
一醉三十年,至味过曲糵。
翁意不在兹,勿为醒者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空青:形容深蓝色的天空。秋旻:秋天的天空。
瘦白:形容洁白如雪。
喷夏雪:像夏日雪景般喷涌。
林下士:隐居山林的贤士。
高洁:高尚纯洁的品质。
苍狗:比喻快速变化的云彩。
阴晴:指天气阴晴。
圆缺:月亮的盈亏。
混混:水流不断的样子。
万斛:极言水量之多。
洗耳:清洗耳朵,比喻去除杂念。
冽:清冽,清香。
三十年:夸张说法,表示长久。
曲糵:酿酒的原料。
翁:老人。
兹:这里。
醒者:清醒的人。
翻译
空青色穿透秋天的天空,洁白如夏日冰雪般喷涌。如果不是隐居山林的雅士,又有谁能理解这高洁的品质。
山中并非没有云,如同苍狗变化无常。
山中并非没有月亮,但阴晴交替,月圆月缺常见。
不如那源源不断的泉水,即使千斛也永不枯竭。
洗净耳朵,尘世的喧嚣就变得清澈;酿出的酒,香气更加浓烈。
一醉可以三十年,醇厚的味道超越了酿酒的工艺。
老翁的心思并不在此,这些话无需对清醒的人述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开篇“空青穿秋旻,瘦白喷夏雪”两句,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季节更迭与自然景观的奇特之美,也隐含诗人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操。
接着,“若非林下士,谁识此高洁”强调只有在山中修行的人才能理解这种高洁的情怀。这里“林下士”指的是隐逸于山林之中的士人,他们不为世俗所扰,能够领略到大自然的真谛。
“山中非无云,苍狗随变灭。山中非无月,阴晴易圆缺”两句则通过山中的云和月,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变化万千、无常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不如泉混混,万斛常不竭。洗耳尘即清,酿酒香愈冽”两句,以泉水和酿酒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纯净、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泉水不断流淌而不竭,象征着生命力之强大;洗耳尘即清,则是比喻心灵的清澈无染;酿酒香愈冽,则是诗人对于纯净生活享受的追求。
“一醉三十年,至味过曲糵。翁意不在兹,勿为醒者说”最后两句,以饮酒和醉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一醉忘却尘世烦恼,是诗人追求的一种至乐至味;而“翁意不在兹,勿为醒者说”则是告诫那些未能领悟此中境界的人,不必多言,只需静心体会其中韵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生活纯净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