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顺宁壁(其七)赏析

题顺宁壁(其七)

宋 · 王遂
江东山望说茅庐,庵为康家孝子居。
岂肯人间名教地,却容释老说清虚。

注释

江东:长江以东地区。
茅庐:简陋的草屋,此处指隐士居所。
庵:小庙,此处指茅庐。
康家:姓康的人家。
孝子:非常孝顺的儿子。
岂肯:怎么肯,表示出乎意料。
人间:人世间,世俗社会。
名教:儒家伦理道德。
释老:佛教和道教。
清虚:清静虚无,佛教和道教追求的境界。

翻译

在江东的山上遥望那座茅庐,它原来是康家孝顺儿子居住的地方。
那里怎么可能是世俗的名教之地,反而让佛道两家在此谈论清静无为的道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江东山中茅庐的康家孝子,其生活环境充满了自然清幽之感。"岂肯人间名教地,却容释老说清虚"一句,则表达了对佛学和道家的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洁净境界的赞赏。诗中蕴含着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从艺术表现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幽深,体现了宋代文人淡泊明志、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通过对比佛老之说与世间名教,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彰显了中国古典文化中道法与儒家思想交融的特点。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远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以其独到的艺术魅力,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既超脱尘世又与自然合一的美好境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