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九龙滩赏析

九龙滩

清 · 沈受宏
我从建溪走千里,胆落魂销百滩水。
舟人更说九龙滩,绝险诸滩安足齿。
嗟予漂泊何为哉,今日亲到龙滩来。
恰闻昨日七舟下,两舟却破寻尸骸。
上滩犹比下滩好,人登崖岸且自保。
长索条分众挽舟,独把操篙付三老。
一滩水悬一丈高,奔雷卷雪舂怒涛。
舟尾向天舟倒立,还防巨石訇相遭。
欲上不上力再著,号呼互应愁一错。
我傍山根行□行,崚嶒石罅难移脚。
九龙九龙路折盘,尽日劳劳上几滩。
最有墓龙势尤险,过此相庆方平安。
呜呼上滩人自苦,下滩水急谁能主!轻舟逐浪转如飞,纵有贲获勇何补。
清流之人水中生,弄舟惯与洪流争。
商旅乘舟漫侥幸,性命直比鸿毛轻。
我意欲将山路辟,下属安沙上铁石。
闭却九龙不复行,往来免误天涯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亲身经历的九龙滩之险,展现了古代长江沿岸的自然景观和人们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坚韧与智慧。

诗中以“我”为主视角,从“建溪”出发,千里跋涉,途经“百滩水”,最终到达“九龙滩”。九龙滩以其“绝险”著称,诗人在描述中使用了诸如“奔雷卷雪舂怒涛”、“舟尾向天舟倒立”等生动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水流之湍急、波涛之汹涌,以及船只在激流中的艰难状态。诗人通过“长索条分众挽舟”、“独把操篙付三老”的描述,展现了船工们在面对险滩时的团结协作与勇敢精神。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上滩人自苦”的同情,同时也反思了“轻舟逐浪转如飞”、“性命直比鸿毛轻”的生命脆弱性。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但诗中也透露出了一种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诗人提出设想,“我意欲将山路辟,下属安沙上铁石”,表达了对改变自然环境、减少旅途危险的渴望,体现了人类面对自然挑战时的智慧与勇气。

整首诗通过对九龙滩险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威严,也反映了人类在面对自然时的坚韧与智慧,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