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郑伯兴谢病还鹿门雪夜过别赋赠三首(其二)赏析

郑伯兴谢病还鹿门雪夜过别赋赠三首(其二)

明 · 王守仁
浚流须有源,植木须有根。
根源未浚植,枝派宁先蕃?谓胜通夕话,义利分毫间。
至理匪外得,譬犹镜本明。
外尘荡瑕垢,镜体自寂然。
孔训示克己,孟子垂反身。
明明贤圣训,请君勿与谖。

鉴赏

此诗《郑伯兴谢病还鹿门雪夜过别赋赠三首(其二)》由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是其对友人郑伯兴归隐鹿门山的深情赠别之作。全诗以“浚流须有源,植木须有根”开篇,寓意深刻,强调根基的重要性,无论是水流还是树木的成长,都需要稳固的源头和根基作为支撑。

接下来,“根源未浚植,枝派宁先蕃?”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根基对于成长的重要性,没有深厚的基础,枝叶如何能茂盛繁衍?“谓胜通夕话,义利分毫间。”则表达了对朋友之间深入交流的珍视,认为在理解与道德、利益之间的细微差别上,长时间的对话是不可或缺的。

“至理匪外得,譬犹镜本明。”将至理比作镜子的本质光明,强调内在的真理无需外求,而是源自内心的光明。“外尘荡瑕垢,镜体自寂然。”通过比喻,说明去除外部的尘埃,内心自然会保持清净,如同镜子在清除污垢后恢复其原有的明亮。

最后,“孔训示克己,孟子垂反身。”引用孔子和孟子的教诲,强调自我约束和反思的重要性。“明明贤圣训,请君勿与谖。”则是对友人的劝勉,希望他能铭记圣贤的教诲,不要忘记自我提升的道路。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道路的指引,体现了王守仁作为哲学家兼诗人的人文关怀和深邃智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