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赏析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

唐 · 高适
南山郁初霁,曲江湛不流。
若临瑶池前,想望昆崙丘。
回首见黛色,眇然波上秋。
深沈俯峥嵘,清浅延阻修。
连潭万木影,插岸千岩幽。
杳霭信难测,渊沦无暗投。
片云对渔父,独鸟随虚舟。
我心寄青霞,世事惭白鸥。
得意在乘兴,忘怀非外求。
良辰自多暇,欣与数子游。

拼音版原文

nánshānchūjiāngzhànliú
ruòlínyáochíqiánxiǎngwàngkūnlúnqiū

huíshǒujiàndàimiǎoránshàngqiū
shēnchénzhēngróngqīngqiǎnyánxiū

liántánwànyǐngchāànqiānyányōu
yǎoǎixìnnányuānlúnàntóu

piànyúnduìniǎosuízhōu
xīnqīngxiáshìshìcánbáiōu

zàichéngxīngwàng怀huáifēiwàiqiú
liángchénduōxiáxīnshùyóu

注释

南山:指南山。
初霁:雨后初晴。
曲江:地名,代指美景。
湛:清澈。
瑶池:神话中的仙池。
昆崙丘:古代神话中的仙山。
黛色:青黑色,形容山色。
波上秋:秋天的水面。
峥嵘:形容山势险峻。
延阻修:延伸远方。
连潭:相连的潭水。
千岩:众多岩石。
杳霭:形容云雾迷茫。
渊沦:深渊。
片云:孤零零的云。
虚舟:空中的小舟。
青霞:青天上的彩霞。
白鸥:象征自由。
乘兴:随性而为。
外求:寻求外界。
良辰:好时光。
数子:几个朋友。

翻译

南山雨后初晴,曲江水清澈不流。
如若置身瑶池之前,遥望昆仑山的秀美。
回望间,只见青翠山色,秋波之上渺远。
深渊之下,峥嵘山势深沉;清澈水面,延伸远方。
众多潭水映照万木倒影,岸边岩石幽深无比。
烟雾缭绕,难以测量其深邃;深渊沉寂,无处投掷黑暗。
一片孤云陪伴着渔夫,一只飞鸟随空中的小舟。
我的心寄托于青天彩霞,世间纷扰愧对那自由的白鸥。
快乐在于随性而为,忘却烦恼无需外求。
美好的时光自有许多闲暇,我欣喜与朋友们一同游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面,诗人以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勾勒出一个既静谧又辽阔的自然景观。开篇“南山郁初霁,曲江湛不流”,通过对南山初秋景色的描写和曲江水面平静无波的形容,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是一种郁结而又宁静的心境。

接下来的“若临瑶池前,想望昆崙丘”,则是诗人在瑶池之滨遥望昆崙山脉的神游,与自然对话,表达了诗人的胸襟与志趣。昆崙山脉,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对于诗人来说,不仅是地理上的远方,更是一种精神追求。

“回首见黛色,眇然波上秋”一句,则由远及近,由望而归,通过对眼前景色的描写,将时间感与空间感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深沈俯峥嵘,清浅延阻修”两句,更是将山水的高低起伏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使得景物皆成诗意。这里,“深沈”与“清浅”的对比,以及“峥嵘”与“延阻修”的呼应,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映射出人生的跌宕起伏。

接下来的“连潭万木影,插岸千岩幽”则是诗人对景物的细致观察,将山水间的阴影与树木、岩石的交错相融,营造了一种深邃而幽静的氛围。

“杳霭信难测,渊沦无暗投”两句,则是诗人对自然之神秘莫测的赞叹,以及对生命与命运不可预知的感慨。这里的“杳霭”、“渊沦”,都是形容深远而又模糊不清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敬畏之心。

最后,“片云对渔父,独鸟随虚舟”一句,则是诗人以渔父与独鸟为伴,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这里的“片云”,象征着孤独而自由的心灵状态;“渔父”则是超脱尘世,隐逸山林之人的化身;“独鸟随虚舟”,更是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由与孤独美学的追求。

全诗最后,“我心寄青霞,世事惭白鸥。得意在乘兴,忘怀非外求。”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志,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自我抒发。在这里,“青霞”象征着清净而超脱的心灵;“白鸥”,则是在自然界中自由翱翔的象征;“乘兴忘怀”,则是诗人对于诗歌创作与精神寄托的理解。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山水景观,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