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秉之惠巾制甚奇似东坡而小异老夫之所宜戴也赋诗谢之赏析

秉之惠巾制甚奇似东坡而小异老夫之所宜戴也赋诗谢之

明 · 王鏊
幞头岝㟧帽尖纤,雅俗无如此样兼。
垫似林宗微展角,高如苏子不为檐。
将笼白发真相称,若对青蛾未免嫌。
我是越人犹爱著,肯教漉酒似陶潜。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名为《秉之惠巾制甚奇似东坡而小异老夫之所宜戴也赋诗谢之》。诗中描述了一顶奇特的头巾,其设计既雅致又通俗,与东坡先生的风格相似却又略有不同,非常适合作者佩戴。

首句“幞头岝㟧帽尖纤”,描绘了头巾的外观特征,以“岝㟧”形容其形状,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接着,“雅俗无如此样兼”表达了这顶头巾兼具高雅与通俗之美,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

“垫似林宗微展角,高如苏子不为檐”两句,通过类比林宗(即林和靖)和苏轼(苏子),进一步强调了头巾的独特设计。林宗的帽子微微翘起,而苏轼的帽子则较高,但并不像屋檐那样遮挡视线。这里巧妙地将头巾与两位古代文人的形象相联系,增加了诗意的深度。

“将笼白发真相称,若对青蛾未免嫌”则描述了头巾与不同年龄群体的关系。它适合笼住白发的老人,但可能不太适合年轻女性(青蛾,比喻年轻女子)。这种对比体现了头巾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

最后,“我是越人犹爱著,肯教漉酒似陶潜”表达了作者对这顶头巾的喜爱之情。他自称为越人(古代越族的自称),表示自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佩戴这顶头巾,并且愿意像陶渊明一样,用它来漉酒,享受生活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顶独特头巾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欣赏。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比喻,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头巾的美学价值和个人情感,是一首富有意趣的赠答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