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白楼(其四)
明 · 林光
凤凰台上望分明,白鹭洲连白下城。
好景未忘崔灏句,此楼谁扁谪仙名。
一樽留醉任人里,千载来歌越客情。
纵步危栏虽百尺,天阶犹有未趋程。
好景未忘崔灏句,此楼谁扁谪仙名。
一樽留醉任人里,千载来歌越客情。
纵步危栏虽百尺,天阶犹有未趋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太白楼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首联“凤凰台上望分明,白鹭洲连白下城”,以凤凰台与白鹭洲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凤凰台与白鹭洲的连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也暗含着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颔联“好景未忘崔灏句,此楼谁扁谪仙名”,巧妙地引用了崔颢的诗句,表达了对前人佳作的敬仰之情,同时也点出了太白楼与李白(字太白)之间的联系,暗示了此楼可能与李白有关,或是以其为灵感命名,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颈联“一樽留醉任人里,千载来歌越客情”,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沉浸于美景之中的情景,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也有对过往岁月的感慨。这一联通过“一樽”与“千载”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情感的永恒。
尾联“纵步危栏虽百尺,天阶犹有未趋程”,则在描绘登高远眺的壮举中,融入了一种对未知探索的渴望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尽管面对的是百尺高的危栏,但诗人的步伐并未停止,象征着对理想追求的不息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回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