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兰庵先生至常山临别情不能禁歌以泄之赏析

送兰庵先生至常山临别情不能禁歌以泄之

明 · 韩雍
常山山头秋月明,常山渡头秋水深。
行人欲别不忍别,两意各忍无限情。
忆在滦河折杨柳,三载相思百年久。
客中欢会能几时,何事匆匆又分手。
平生最感恩义深,年来赤胆怀君亲。
攀留无计随不去,惟有水月如吾心。
吾心如水日东注,远送行舟浙西去。
又如夜月光随人,常照行人独眠处。
行过吴门上金銮,烦报平安对素餐。
此心未遂忠孝愿,因别双泪何能乾。
明朝两棹分江浙,愁向水边看孤月。
相亲未拟情不禁,且须痛饮醉时别。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送兰庵先生至常山临别情不能禁歌以泄之》描绘了秋天常山的景色和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深情。首句“常山山头秋月明”以明亮的秋月渲染了离别的氛围,次句“常山渡头秋水深”则暗示了离别时的沉郁心情。诗人通过“行人欲别不忍别”表达出依依不舍的情感,接着回忆起过去的共同经历,“忆在滦河折杨柳”,感叹相思之情长久。

诗中“三载相思百年久”表达了深厚的感情积累,而“客中欢会能几时”则揭示了离别后相聚的短暂。诗人感恩朋友的恩义,但无奈“攀留无计随不去”,只能寄情于流水和明月,象征着对友人的忠诚与思念。

“吾心如水日东注”和“又如夜月光随人”运用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心意随着友人远去,无论日夜都陪伴着他。诗人还嘱咐友人在吴门时向家人报平安,自己未能实现忠孝愿望,离别之际泪水涟涟。

最后,诗人预想明朝分别后的情景,将愁绪寄托于“水边看孤月”,并期待借酒浇愁,以醉态告别,展现了强烈的离别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哀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