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十三日晨起霜晴前言果验再用敬夫定王台韵赋诗赏析

十三日晨起霜晴前言果验再用敬夫定王台韵赋诗

宋 · 朱熹
北渚无新梦,南山有旧台。
端能成独往,未肯遽空回。
磴滑新经雪,林深不见梅。
急须乘霁色,何必散银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霜晴之日,回忆往昔登临定王台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首联“北渚无新梦,南山有旧台”,以“无新梦”与“有旧台”形成对比,暗示诗人内心深处对过往经历的追忆,以及对自然景色的向往。北渚象征着远方或梦境中的地方,而南山则代表了诗人曾经踏足的现实之地,即定王台。

颔联“端能成独往,未肯遽空回”,表达了诗人渴望独自前往定王台的心情,但又犹豫是否立即返回,流露出一种既期待又矛盾的心理状态。这里“独往”不仅指身体上的行动,也暗含了心灵上的追求与逃避。

颈联“磴滑新经雪,林深不见梅”,通过描写登山时山路因雪而滑,以及深入林中难见梅花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艰难与不易,以及自然界的瞬息万变。

尾联“急须乘霁色,何必散银杯”,诗人似乎在劝慰自己,不必过于拘泥于物质享受(“散银杯”可能象征着世俗的欢乐),而是应该珍惜眼前的美景(“乘霁色”意为趁着雨后天晴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态度的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