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溪访汪石潭宗卿途中有作
明 · 郑岳
迂程百里访夫君,层碧楼高隐白云。
山径肩舆行窈窕,风花衣袖度氤氲。
师丹典礼谁同议,苏轼文章世共闻。
黄阁论思需旧学,即看玉帛贲江濆。
山径肩舆行窈窕,风花衣袖度氤氲。
师丹典礼谁同议,苏轼文章世共闻。
黄阁论思需旧学,即看玉帛贲江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岳在探访友人汪石潭宗卿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迂程百里访夫君,层碧楼高隐白云”,开篇便以“迂程”点出旅程之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接着“层碧楼高隐白云”一句,通过描绘高耸入云的楼宇,隐于云雾之中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颔联“山径肩舆行窈窕,风花衣袖度氤氲”,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山径蜿蜒,肩舆轻移,风中飘落的花瓣轻轻拂过衣袖,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美和诗意。这里的“窈窕”形容山路曲折幽静,“氤氲”则形容空气中弥漫着的水汽或花香,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颈联“师丹典礼谁同议,苏轼文章世共闻”,转而表达对友人身份和才华的敬仰。这里提到的“师丹”和“苏轼”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友人学问和文章的推崇之情。
尾联“黄阁论思需旧学,即看玉帛贲江濆”,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友人智慧和品德的期待与赞赏。黄阁,古代官署名,此处借指友人所在之地;“论思”意味着深思熟虑,结合“旧学”,强调了友人深厚的学识背景;“玉帛”常用于比喻珍贵的礼物或礼仪,此处暗示了友人将带来宝贵的知识交流或友谊的深化;“贲江濆”则是对友人即将到达目的地的展望,预示着知识的传播和友谊的加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知识、文化和友情的珍视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