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林閒居(其一)
宋 · 郑樵
芗林苍翠甚,极目可□诗。
梅子风前落,杏花雨后移。
清溪过半郭,孤月隐疏篱。
寂寂云山外,萧然独自知。
梅子风前落,杏花雨后移。
清溪过半郭,孤月隐疏篱。
寂寂云山外,萧然独自知。
注释
芗林:形容树林葱郁。极目:放眼望去。
诗:诗兴,灵感。
梅子:一种水果,此处可能象征早春。
落:落下,飘落。
杏花:春天开放的花朵。
移:移动,这里可能指风吹动。
清溪:清澈的小溪。
半郭:城市的一半。
孤月:孤独的月亮。
疏篱:稀疏的篱笆。
寂寂:寂静无声。
云山:远处的云雾缭绕的山。
萧然:冷清的样子。
独自知:独自品味,领悟。
翻译
芗林翠绿非常,放眼望去仿佛能激发诗兴。梅子在春风中飘落,杏花在雨后被移动(可能指花开后被风吹动)。
清澈的小溪流经城市的一半,孤独的月亮隐藏在稀疏的篱笆后。
寂静的云山之外,只有我独自品味这清冷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芗林的宁静与美丽,诗人站在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诗意盎然。"苍翠甚"三字展现出林木的茂盛,而"极目可□诗"则暗示了此处景色如画,引人入胜,仿佛每一幕都是一首待题的诗篇。
"梅子风前落,杏花雨后移"两句,通过季节性的景物变化,描绘了春风吹落梅子,雨后杏花盛开的景象,富有动态感和生机。"清溪过半郭,孤月隐疏篱"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小溪流经城市边缘,月亮在稀疏篱笆后若隐若现,增添了静谧的氛围。
最后两句"寂寂云山外,萧然独自知"以寂静的远方山峦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作结,表达了诗人在此处独享的闲适与对自然的深深领悟。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清新脱俗,寓情于景的田园诗,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