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春日十首(其十)
宋 · 陈舜俞
半生名宦是涂颜,菽水当年尚可欢。
钟鼎未能光祖妣,牛羊虽美愧杯盘。
五千强诵谁云补,四十无闻得自安。
不觉寻春上台榭,东风吹泪落阑干。
钟鼎未能光祖妣,牛羊虽美愧杯盘。
五千强诵谁云补,四十无闻得自安。
不觉寻春上台榭,东风吹泪落阑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的《南阳春日十首(其十)》,表达了作者半生仕途坎坷,对家庭生活的感慨。首句“半生名宦是涂颜”描绘了诗人一生致力于仕途,却如同涂抹颜料般色彩斑斓,暗含辛酸与无奈。次句“菽水当年尚可欢”回忆起早年家庭生活,虽然朴素但还能感到欢乐。
第三句“钟鼎未能光祖妣”表达了未能通过显赫功绩使祖先荣耀的遗憾,暗示了他对仕途抱负的未竟之志。“牛羊虽美愧杯盘”则以简单的饮食对比,表达对物质生活的满足与对精神追求的失落。
“五千强诵谁云补”可能指的是读书无数,但并未带来实际的功名,流露出一种空洞感。“四十无闻得自安”则反映了诗人到了中年仍无所建树,只能自我安慰的心态。
最后两句“不觉寻春上台榭,东风吹泪落阑干”,诗人不知不觉中登高望远,春风中泪水涟涟,形象地展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感伤,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反思和对家庭亲情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