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外芭蕉数株含思摇影呼而问之
明 · 郭之奇
羁客语蕉林,何恨不开心。
岂缘风败叶,懒向日舒阴。
参差烟霭内,舒卷入交襟。
气拂炎州冷,声浮雨夜深。
葵阳千载意,竹露此时沉。
由来招隐物,启事莫相侵。
岂缘风败叶,懒向日舒阴。
参差烟霭内,舒卷入交襟。
气拂炎州冷,声浮雨夜深。
葵阳千载意,竹露此时沉。
由来招隐物,启事莫相侵。
鉴赏
这首诗以羁客与蕉林的对话为线索,巧妙地描绘了蕉林的坚韧与独立精神。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蕉林以情感和思考,展现了其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的坚定与从容。
首联“羁客语蕉林,何恨不开心”,开篇即以羁客自比,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异乡,却对蕉林的坚韧不屈感到钦佩,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寻求心灵寄托的情感。蕉林的“何恨不开心”则象征着它不因外界的风雨而改变本性,展现出一种内在的平静与力量。
颔联“岂缘风败叶,懒向日舒阴”,进一步揭示了蕉林之所以能够保持自我,是因为它不被外界的困难所动摇,也不轻易向日光妥协,而是坚守自己的位置与节奏。这里通过“败叶”与“舒阴”的对比,强调了蕉林在逆境中的坚持与自我保护。
颈联“参差烟霭内,舒卷入交襟”,描绘了蕉林在烟雾缭绕的环境中自由舒展的情景,仿佛与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其生命力的旺盛与和谐共处的能力。
尾联“气拂炎州冷,声浮雨夜深”,通过“气拂炎州冷”表现了蕉林在炎热的环境中带来的一丝凉爽,以及“声浮雨夜深”描绘了雨夜中蕉林的轻柔声响,进一步强化了其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和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最后,“葵阳千载意,竹露此时沉”将蕉林与葵花、竹子等传统象征坚韧与高洁的植物相比较,强调了蕉林如同这些植物一样,拥有穿越千年的精神力量。同时,“启事莫相侵”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尊重自然,不要侵犯或破坏这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蕉林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寓含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和对个人品格修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