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郭中行自汉中寄近诗来奉简一首赏析

郭中行自汉中寄近诗来奉简一首

宋 · 晁公溯
忆始衿袂分,十载再相逢。
于时客益州,俱在行李中。
不暇语衮衮,至今恨匆匆。
惟昨一麾守,其守百乘同。
乃翁持使节,顾予属提封。
君归问寝门,遣书托风通。
冀君或少留,解绶将往从。
翻然先我去,划若高飞鸿。
经行武都间,古来多英雄。
前吊大耳儿,追怀隆准公。
坏道想流马,深山埋卧龙。
试寻所筑坛,榛荒草蒙茸。
咏歌意有托,嗤点昔未工。
才大当盛年,气豪念勇功。
老夫犹少陵,志堕身亦穷。
独思百丈潭,俯临衰病容。

拼音版原文

shǐjīnmèifēnshízǎizàixiāngféng

shízhōuzàixíngzhōng

xiágǔngǔnzhìjīnhèncōngcōng

wéizuóhuīshǒushǒubǎichéngtóng

nǎiwēngchí使shǐjiéshǔfēng

jūnguīwènqǐnménqiǎnshūtuōfēngtōng

jūnhuòshǎoliújiěshòujiāngwǎngcóng

fānránxiānhuàruòzhǔfēi鸿hóng

jīngxíngkāidōujiānláiduōyīngxióng

qiándiàoěrérzhuī怀huáilóngzhǔngōng

huàidàoxiǎngliúshēnshānmáilóng

shìxúnsuǒzhùtánzhēnhuāngcǎoméngróng

yǒngyǒutuōchīdiǎnwèigōng

cáidāngshèngniánháoniànyǒnggōng

lǎoyóushǎolíngzhìduòshēnqióng

bǎizhàngtánlínshuāibìngróng

注释

衿袂:衣袖。
十载:十年。
益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今四川成都一带。
行李:指行装,行李。
衮衮:形容人众多或滔滔不绝。
恨匆匆:遗憾地匆匆离去。
麾: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帜。
百乘:形容数量多,一车为一乘。
使节:古代使者持有的象征权力的信物。
提封:管辖的区域。
寝门:家门,家中。
风通:通过信风传递消息。
解绶:解下官印,表示离职。
翻然:忽然,突然。
武都:古代地名,在今甘肃、陕西交界处。
大耳儿:指刘备,因其耳朵大而得名。
隆准公:指刘邦,因其鼻子高挺而得名。
流马:诸葛亮发明的一种运输工具。
卧龙:诸葛亮的别称,意为隐居的龙,比喻杰出人才。
榛荒草蒙茸:形容荒芜杂乱的景象。
嗤点:批评,指责。
盛年:壮年时期。
少陵:杜甫的别号,因他在长安少陵附近居住而得名。
衰病:衰老和疾病。

翻译

回忆起当初衣袂分离,十年后再相逢。
那时我客居成都,你我都曾在行囊中。
来不及多言,至今遗憾匆匆别离。
只记得昨日一麾守卫,守护的力量如同百辆战车。
你的父亲手持使节,嘱咐我管理这片土地。
你回去问候家人,书信托风传递思念。
希望你能稍作停留,解下官印随我同行。
你却忽然离去,像高飞的大雁一般。
行经武都之地,这里历来多出英雄。
我曾凭吊刘备,追忆那位高鼻梁的汉室宗亲。
想象那废弃的道路,可能曾是诸葛亮隐居之处。
试图寻找他建的祭坛,如今已长满杂草。
吟咏歌唱寄托情感,过去的表达还不够精妙。
才华横溢正当壮年,气概豪迈渴望建功立业。
我如杜甫般老去,志向消沉,身世困顿。
独自怀念百丈潭,俯瞰自己衰老病弱的容颜。

鉴赏

这首宋诗是晁公溯对友人郭中行自汉中寄来的近作的回应。诗中回忆了两人十年前的初次相识,感慨时光荏苒,十年后再聚,各自奔波在外。诗人表达了未能详谈的遗憾和对友人赴任的期待,希望他能稍作停留。然而,郭中行却如鸿雁般迅速离去,这让诗人感到失落。

诗人沿途经过武都,感叹此地历来英雄辈出,联想到刘备和诸葛亮等历史人物。他想象郭中行可能在寻找那些英雄遗迹,如诸葛亮的祭坛,如今已荒芜不堪。诗人借古迹寄托自己的情感,认为郭的才华应在盛年展现,而自己则像杜甫一样,虽有壮志但身世困顿。

最后,诗人独自怀念百丈潭,那潭水似乎映照出他衰老病弱的形象,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历史与个人命运,体现了宋诗的深沉与内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