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笔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故人遗我湘江管,花纹斑驳琅玕满。
五儿分取作真书,女仿曹娥花露盥。
我日临池学擘窠,伯英弟子草书多。
安得吴兴真紫颖,千枝挥洒换群鹅。
五儿分取作真书,女仿曹娥花露盥。
我日临池学擘窠,伯英弟子草书多。
安得吴兴真紫颖,千枝挥洒换群鹅。
鉴赏
这首诗《分笔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展现了其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诗中以“故人遗我湘江管”开篇,描绘了得到珍贵毛笔的喜悦之情。接着,“花纹斑驳琅玕满”一句,生动地描述了毛笔上花纹的美丽与丰富,琅玕比喻毛笔的光泽与质感。
“五儿分取作真书”,诗人想象着将这珍贵的毛笔分给五个孩子,让他们用来书写正楷,寓意传承与教育的重要性。“女仿曹娥花露盥”,则进一步强调了书写时的仪式感和对古代书法大家曹娥的敬仰,通过用水洗笔,象征着对书法艺术的虔诚与尊重。
后半部分,“我日临池学擘窠”,诗人自述每日临摹学习,追求高超的书法技艺,将自己比作东汉书法家张芝(擘窠是形容书法笔力雄健)。接着,“伯英弟子草书多”提到自己像张芝的弟子一样,擅长草书,表达了对草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安得吴兴真紫颖,千枝挥洒换群鹅”表达了诗人渴望拥有更好的毛笔,以千枝之笔挥洒出如群鹅般优美的书法作品的愿望,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极致追求的精神。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和卓越追求,也蕴含了对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