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塞笛赏析

塞笛

宋 · 释文珦
孤笛起寒洲,传声到暝楼。
吹人元不怨,听者自生愁。
万里家何所,三年戍未休。
此时霜月下,白却少年头。

拼音版原文

hánzhōuchuánshēngdàomínglóu

chuīrényuányuàntīngzhěshēngchóu

wànjiāsuǒsānniánshùwèixiū

shíshuāngyuèxiàbáiquèshǎoniántóu

鉴赏

这首诗名为《塞笛》,是宋代诗人释文珦的作品。诗中以孤笛声作为引子,描绘了一幅边塞军旅的画面。"孤笛起寒洲",形象地刻画了笛声在寒冷的洲渚上空回荡,孤独而凄清。"传声到暝楼",进一步展现笛声穿透夜色,直达戍楼的情境。

"吹人元不怨",表面上说吹笛之人并无怨言,但接下来的"听者自生愁"则暗示了听者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对战争无尽的忧虑。"万里家何所"表达了戍卒对家乡遥远的思念,"三年戍未休"则揭示了他们长期在外征战的艰辛。

最后两句"此时霜月下,白却少年头",通过霜月和白发的意象,强烈地传达出时光流逝和青春消逝的感慨,以及戍卒们因战事而耽误青春的无奈与悲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笛声为线索,寓情于景,展现了边塞戍卒的思乡之情和生活的艰辛,具有浓厚的边塞诗特色和深沉的人文关怀。